清粥小菜[种田]_作者:齐氏孙泉(367)

2018-04-07 齐氏孙泉

  又往前走两步,听到前面有人喊:“可是大爷和李四爷?”

  李季忙应声。很快前方有脚步声传来。一个家丁提着灯笼过来接应。

  “爷路上辛苦了,快跟小的们过来。已经有人去通知老爷了,相信老爷很快就能回来。”

  前方又是一条梯子,顺着梯子走上去,进入了一间佛堂。

  县太爷府太大,上次过来没来过这边,也不知道这里是哪儿。

  李季松口气,总算是出来了。虽说有蜡烛照明,可里头空荡荡的,空间有小,让人有种上不来气的窒息感。

  不过地道里头还算干净,从里头出来,身上也没见脏。

  跟着家丁走出屋子,左扭右拐的回到了二人之前居住的院子。院子里依旧干净,各色鲜花花团锦簇。

  重新到了这里,李季看了甚是怀念,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二人却是离不开村里头的小家,但不代表不喜欢这里。家里那边是白米饭,这里几句是各色山珍海味。人离不开白米饭,但山珍海味,也是能有尽量就有的。

  这里环境优美,人看着心情舒畅。熟练的进了院子里的堂屋,先坐下休息一会儿。

  身边伺候的还是熟悉的,还多了几张面孔。李季瞧着有些眼熟,反映了一下才想起来。

  当初县太爷新招进来些下人,这些是当初选出来给二人的。当时怕伺候不好,先被人带着教导些时日。后来李季和二狗子回村,这些人教导好了,也没主子可伺候了。

  李季有些口渴,先喝口茶水。来过一次的人了,这次再过来少了拘谨,还跟二狗子有说有笑的,一起等着县太爷回去。

  县太爷最近忙的事情更多了,因为既要准备县衙的事情,也要准备军队那边。因为还不能肯定反叛军能不能打到这边,一时间还不能跟县里头的百姓说,省着引起恐慌。

  再加上百姓间鸡毛蒜皮的事情高官求县太爷解决的,这前前后后加在一起,还真够县太爷喝一壶的。

  就在忙的时候,听到有人过去告诉他俩儿子回来了,他那里能坐得住?简单安排了一下,就急急忙赶回了家。

  路上动作快些,进了府直奔二人的院子。

  站到门口都能听到李季的笑声,那一刻,县太爷整个心都安定了下来。

  进了院子,直奔堂屋。

  李季和县太爷听到外面的动静就知道是县太爷回来了。

  李季忙拉着二狗子站起来,县太爷进屋,六目相对。

  县太爷的目光是落在二狗子头上的,从上到下看的仔细,眼中甚至还带着点湿气。

  “回来了。”

  二人相视一笑。二狗子应了一声,李季带着二狗子走进些:“一个月没见,大人过得可好?”

  县太爷伸手拍拍二狗子的肩膀:“一点没变,也没瘦。最近过得怎么样,快跟我说说。”

  三人走到椅子旁边,县太爷坐在正位上,李季和二狗子分左右坐在他不远处。

  寒暄了两句,李季嘴利索,就将最近发生的事情都说给县太爷听。

  前前后后事情也不少,县太爷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还附和两声说说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大黑家的事情。其实没有任何一条律法能说他们有罪,可他们的做法也确实够让人心寒的。面对这种人,能做的也只能是远离,莫要让他祸害到了自身。

  新建了牲口圈,有盖了一个小仓库,听得县太爷那叫一个顺心。

  “我们养的兔子多些,这一个月又下了七八窝崽子,还有进二十只的母兔。这算下来,不出一个月,就能多二三百只的兔子。再过两个月,那就是成倍的长。这兔子一个月一窝,相信用不了多久,数量就能过千,甚至更多。”

  养这些玩意是上瘾的,越多越满足。每次喂兔子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兔子毛茸茸的再那里吃东西,李季就说不出来的痛快。

  县太爷听了更痛快:“那就有多少养多少。”

  李季道:“我们也是从葛二那里听说了,咱们这衙门和部队能吃不少肉和蛋。所以这鸡和兔子上头我都打算多养些。现在我就想跟您要个准数,大概能收多少,我这边养着心里也有底。”

  县太爷道:“你只管养着,只怕少不怕多的。其实说起来,皮子也是紧要的,可惜做不到有多少要多少,数量太多,我也负担不起。这样把,每个月都都要一百张兔子皮,这价钱,跟你在外头卖的价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