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炉子。上好的炉子易燃省料,能用最少的柴火得到最多的热量。
这些,还是要找村里头的老手才行。
地里头庄家开丰收了。这时候也是院子里下菜最多的时候。
之前先吃现摘,到现在成熟的越来越多。若是再不处理,就都烂地里了。
找村里最会腌菜的女人过来将能演的都腌上,不能腌的就晒。太阳好的时候,一两天就能晒下一批来。
两个大院子,摘下来的菜够忙活一阵了。
最近李季喜欢吃茄子,除了一部分腌了做蒜茄子,剩下都蒸熟了晒干,留着冬天没菜的时候吃。
县太爷又送来一次东西。除了必备的冰块和酸笋外,还准备了不少可能用得着的好东西。
家的好东西现在确实不少了。就拿被子说。县太爷送了好几套以后,家里原本的铺盖都成了压箱底,甚至都到了用来铺地的地步。
李季不想那么浪费,只是用了一二年的新被褥不能就闲置了,就干脆给侄子们分了。
衣服更是一包一包的。关键是料子极好。平时在家二人都要干活。好衣服穿着糟蹋。传出去又怕扎眼。
送过来也只能看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太困了,今天少打了些……大大们凑合着看吧
明天日万
这回绝不打脸
么么啾
第112章 解决二铲子
家里犄角格拉的地方都是被一再收拾的, 争取再空出些地方来多塞些东西。
最近连每天做的饭都多了不少, 尤其是占地方打的菜,就是要尽快吃了,好空出地方来装县太爷送来的东西。
如今李季是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富贵的烦恼。
以前穷的叮当响, 啥都没有,连个像样的碗都没有的时候, 看到啥都想要,瞧见好东西恨不得搬进家里头。现在呢?
当然是恨不得有个县太爷那样的大院子, 想装多少装多少。
好东西还能怕多?
自己先将实在没地方放的东西对方在屋子里地上。下面铺着一层家里从前的毯子。这毯子放在一年前,那就是二狗子和李季夏天最热的那几天才舍得拿出来, 铺炕都舍不得, ,更舍不得被人摸了坐了, 现在直接铺地上垫着,省着弄脏了县太爷送来的好东西。
李季蹲地上伸脖一个个看过去。
看了一会儿才坐下决定。
“二狗子,要不咱挖地吧。”李季道。
二狗子没听懂, 歪着头看他用目光询问。
李季道:“咱们实在没地方放东西了。偏偏这时候怕人怀疑,不能盖大房子。那不如干脆挖个地下的屋子出来,想挖多大挖多大,想放多少放多少。”
二狗子点头,深觉这个办法可行。
有了这么个想法, 李季当即站起身,出门去找葛二将自己的想法说了。
既然是不想让外人知道,那就只能关起门来悄咪咪的挖。挖多大, 这就是屋里头的这四个人决定的。
葛二听了这个提议,先是觉得李季聪明,随即也觉得李季的脑袋活,啥都感想。
其实在村里头,地窖是很常见的。不过普遍都很小,一般用于储存萝卜土豆一类耐放的东西。因为地下比较清凉,能放得更久。
除非战乱需要躲避,太平盛世的,谁又会想到挖一个大地窖来放好东西?
“这地窖要挖也容易,只是咱们人少,要想挖大,就要弄柱子做支撑,否则是容易塌下来的。最简单的使用木头。可木头除非使用好木料,否则几年就烂透了。最好还是用石头或是转头。可要是那样的话,弄起爱就麻烦了。若是只有咱们四个来的话,就算只是要咱们院子这么大的地窖,也至少需要一二年的功夫。当然,如果人多的话就应当别论了。”
葛二见识多些,这么一说,李季也觉得自己是异想天开了。那里会真的那么容易。
“那咱们先挖小点的吧……”李季想想,又道,“那咱们去山上挖山洞呢?娘那边的山洞已经放不少东西了,二狗子当初的那个山洞好像有点远。咱们可以进山深一点的地方,没人进去的地方挖山洞。挖山洞应该比挖地窖安全多了。就算山洞里头要弄柱子,咱们也有时间慢慢弄,或是干脆从远点地方雇人过来弄,也不怕村里人发现。”
葛二还是摇头:“小的山洞可行,咱们四个人换着去挖也好。可若是大些的山洞就不现实的。去外面雇人,谁家好好的人会因为银子就跟着素不相识的人往深山老林里头走?退一万步讲,就算有人愿意爱,那做柱子的材料怎么运进山里头?深山没有路,车马行走不方便,只能靠人一点点背进去。不管事石头还是转头,一点点搬进去,都市费时费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