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小菜[种田]_作者:齐氏孙泉(410)

2018-04-07 齐氏孙泉

  小土豆想想,道:“先生赐名李杰。”

  小土豆原本有一个名字,拜师以后老师觉得不妥帖,就跟小土豆爹娘商量着,给他改了个名字。

  县太爷点点头,若有所思:“确实是个好名字。你眼下还没到及冠的年龄,本官提前给你提个字如何?”

  名字本不同,名是大名,字是表字。不过村里头内有那些讲究,就是一个大名叫着,再取个小名用来亲戚长辈叫也就够了。

  按理说这字是要当爹的再孩子及冠的时候给的,不过若是在村里头没有这规矩,李金又不识字,显然是不可能的。最多是那时若还在念书,先生会代替当爹的给他个字。

  小土豆好歹念过些日子书,见识能更宽广些。

  听了这话忙行礼感谢:“草民多些大人赐字。”

  “你名为一个杰字。杰出、俊杰。我在给你一个贤字,无论你今后走到哪里,心里头都要压着这个字。刚刚听你的话,向来,你也希望有个安定之所。你便叫定贤吧。”

  李杰李定贤。这个表字,取两个意思。一个是安定有能。一个是一定贤德。

  这个寓意何等好,哪怕小土豆还没学出什么样来,也明白县太爷的意思。

  忙下跪谢恩,许多顶不会忘记此事。

  越是念书的人,就越明白念书的好处,也越喜欢瞧见好读书的人。

  “你若是真喜欢读书,晚上睡前我会给你空出来半个时辰,你可以来我帐里读一会儿书。我上山戴上了些,应该有你能看懂的。”

  小土豆眼前一亮,连忙谢恩。

  跟上山的人不多,大部分县里头的官员和富户,有点关系的都躲去远方亲戚家了。

  那县丞也不例外。不是不相信县太爷,而是山上清苦,习惯了锦衣玉食的人们,怎么可能受得了在山上出工出力?

  可以说整个山上,文官的也就是县太爷和手底下的捕头两个人,剩下将士们都是武将。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县太爷总不能真说他们怎么不好。

  今天有野猪群路过。差点吓坏了营地里的百姓。不过好在他们没有攻击的意思,就是恰好走到周围吃些草。附近还挖了陷阱。有两头倒霉的掉进去了,那凄惨的喊声吓坏了其他野猪。不过他们找不到敌人,也就横冲直撞的跑开了。

  倒是白白便宜了营地里的百姓,陷阱里头的两只野猪杀了搬出来,两只加一起接近六百斤的肉,足够所有人满嘴流油的吃一顿,还能再剩一些。

  县太爷知道了,想想今天外面狩猎的还会有所收获。只是其中一头当天就炖了煮了给营地里头的人分吃了,剩下一个做成腊肉,留着冬天大雪封山没法子打猎以后吃。

  这肉还是大家伙的,只是吃的时间晚几个月,也没人反对。

  这一个下午全营地的百姓脸上都是笑脸。穷富之间的差别这时候表现的最分明。

  富人,特指那些家里头自家养着许多牲口想吃随时有的人家,其实是不待见猪肉的。因为猪肉肥腻,猪又什么都不吃。总会觉得猪肉不干净。更喜欢吃草的牛羊肉。

  但穷人家不同。哪怕是猎户人家,每个月都能多吃地炖肉的那种,也会馋猪肉。

  原因也是因为猪肉肥腻。肥肉越多的越解馋,吃一片油腻腻的肥肉,顶的上吃好几口鸡鸭的肉。

  越是肥的地方就越欢迎,而那些曾是家里有银子,和零星两个愿意放弃家产跟着上山的富贵人家懂得吃,都是挑着里脊肉这样的瘦肉吃。

  野猪肉不比家猪肥肉多,这谁能抢到一片肥肉,都要看自己的本事。

  野猪的四个肘子都是送给出力最多的。比如县太爷以及手底下的衙役,或是指挥使那边的将领和外出打猎的将士。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晚饭还没吃完。小土豆匆匆吃完了饭,一抹嘴就跑进了县太爷的营帐里头。

  县太爷虽说不是爱书如命的,但也是个离不开书的。所以这上山,也费力搬上来许多书。县太爷府那些其他的书也都找了地方用好木料的箱子装着埋进隐蔽的地方,只等着下山以后寻个时间再挖出来。

  县太爷让小土豆自己选看得懂的。其实小土豆有的字还没认全,那也只能拿些诗集一类的背着。

  县太爷也大方,给了他一套笔墨纸砚和字帖,让他看腻了就练练字。

  仆人给县太爷送来了炖好的肘子。不是烤肉,而是架锅起灶正经炖出来的。上头甚至还带着一小撮香菜。不过这香菜其实是干的,泡开了以后撒上去,瞧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