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唐门子弟用热血和忠魂守住了陇蜀, 换来了中原正道的敬意,从此江湖人提到蜀中唐门,也当得起一声名门正派了。
这一代倒好,居然还出了个不使毒专医人,仁心仁术走江湖的妙手神医,更是让人称颂不已。据说唐龄自从行走江湖以来,从未伤过一人,倒是救死扶伤,活人无数。
这位出身唐门却特立独行的神医唐龄,出江湖不久,便与铸剑师门下高足,清光映雪贺云阳结识。
两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成为知己好友,从此结伴行走江湖。一医一剑,冠绝天下。
世人又用“一剑霜寒十四州,满堂花醉三千客”来并称他们,实在是因为这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
如果说唐龄人到了附近,那么等于意味着贺云阳也来了?
一念至此,在茶肆中用早饭的四人都不由自主地向门口张望,想瞧瞧这两位名扬天下的正道少侠是何模样。其中,当然数梁御风最急切啦。
杏林春暖……
江湖人这样称呼唐龄,只因见过他的人,都说神医济世救人的风采令人仰慕,得他妙手施术如沐春风,直如三千杏树灼灼绽放,繁花丽色,香远益清。
这又是何等的风致?想想就令人期待好吗?!
梁御风囫囵吞下嘴里嚼都没嚼烂的一口面条,胡乱用袖子擦了擦脸,也顾不上眼角的眼屎都没擦掉,瞪大了眼兴致勃勃望过去。
石桐宇转头望向他,正想提醒他注意掩饰行藏,见状,感觉这副尊容他老子来都未必认得出来,干脆吞下了没出口的半截话。
小乔既紧张又兴奋,不由抓住了身畔钟寅的胳膊。他用力太猛,钟寅猝不及防,差点痛呼出声。他强行咽回肚子里,双手抱紧了大黄猫,紧张注视着门口的方向。
门帘一掀,跟在茶肆主人后头进来的是个蓝衫公子。秋风已凉,他却手摇折扇,意态潇洒。
小乔闷笑道:“哇,梁二哥,这人和你可以做个朋友。”
一个羽扇,一个折扇,都是同道中人!
梁御风才不理他,径自伸着头去看那公子的脸——
折扇一收,那人跨过门槛,抬起头来,无限风流地一笑,一张满是痘花的脸油光锃亮!
“我去!”
梁御风深感自己的双眼受到了暴击,差点活生生呕出一口老血。
小乔愣了一下,笑得前仰后合,还是钟寅使劲拽他衣角才停下来。
那边厢,茶肆主人正在殷勤招呼:“孟公子,你们今天是结伴来的啊?唐神医,请,这边请。”
梁御风贼心不死,重又振作精神望过去,便看见一位个头不高的青年跟在那位蓝衫公子后头迈进门来。
这青年作走方郎中打扮,身挎药囊,眉目清润,在之前那位痘花脸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赏心悦目。尤其他唇角含笑,目光温柔,神色谦和,分外引人亲近。
这时他似乎隐约察觉到有人围观,不自在地敛目垂首,腼腆一笑。这一笑日丽烟浓,春风及第,杳霭流玉,悠悠花香。
好一个杏林春暖,当真名不虚传!
四人看得都是一呆,相互间以目示意,知道这次不可能认错人了。这时忽见后头又跟进来一位,都猜测是那位清光映雪贺云阳,纷纷注目。
不料走在最后的那人身着墨蓝色衣衫,还背着把胡琴,睡眼惺忪,身材清瘦,却与传说中喜着白衣的贺云阳大为不同。
“哟,这位是生面孔,唐神医你们的朋友啊?客官贵姓?”
店家殷勤探问,那痘花脸笑答道:“这是小木头。”
店家忙道:“这位公子,请。”引着这三位一径转进后间去了。
梁御风他们也是直到此时才发现,这小小的茶肆居然还有所谓的雅间。
两宋时,茶坊随处可见,是市民们休闲娱乐甚至交际聚会的场所。不但常年营业,种类繁多,临安府甚至还有通宵达旦开张的。
这家茶肆所在地略有些偏僻,但店面也算清爽别致,内进还用帘子隔开了,辟出个雅间来,地方不大,想是用来招待熟客的。这店家见了唐龄三人便直接引过去,显然不是第一次来。
石桐宇见这三人走过他们这一桌,忙转头回避了,心中却沉吟不已。
小乔已经按捺不住,轻声道:“除了唐龄,另两个是谁?贺云阳怎么不在?”
这时没想到那茶肆主人一边引路,一边也在问话:“今天贺公子没来吗?”想必唐龄每天都和贺云阳一同来这家茶肆吃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