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对我误很大_作者:沐雨聆音(346)

2018-03-28 沐雨聆音

  啧, 难怪他要用化名, 否则——

  后果不堪设想!

  擂台上, 慕容公子席地盘踞而坐,七弦琴置于膝上, 阖目凝神。虽然此地并非高山胜景, 也没有琴案焚香,但他款款端坐, 仍是风姿悠然。

  众人眼睁睁瞧着他轻捻慢挑, 便奏出一曲仙音妙曲。

  琴韵叮咚,引商刻羽, 巍巍洋洋有师旷上古之风。

  台下观众里,不怕死的勇士也大有人在。他们舍不得塞住耳朵,听得如痴如醉, 仿佛连心跳声都随之鼓动,胸口怦怦直跳。

  有人还在想:今日能聆听这天籁之曲,就算立时死了,也不亏了!

  但音波功又哪是寻常人能消受的?

  没过一会,这几个前排的勇士全都鼻孔流血,面如金纸,竟是被琴声中的真气震伤了!

  但擂台上的乔乐康却嘴角含笑,听得不住点头:“好一曲高山流水!待我和你一曲。”

  话音落,箫声起。巴山夜雨,芙蓉泣露。

  这箫声初听低沉幽柔,却毫不费力地穿透了琴音,宛如夜雨润物无声,台下人人都清晰可闻。

  慕容公子的琴音平和雅致,这箫声却一派凄迷,听得人不自觉心头怅惘。

  再听得一会,前排忽有人哇地吐出一口血来,竟是悲不可抑,伤及内腑。

  这会子再大胆的勇士也怂了,一个个撕衣襟的撕衣襟,掏手帕的掏手帕,纷纷把耳孔牢牢塞住。

  还有的干脆把外衣脱下,兜头搭脸把整颗脑袋都包住了,生怕漏进了声音去。

  慕容聿眉峰微蹙,他手按琴弦,悬腕半空,手指的动作却不自觉加快了。

  琴声渐急,如碧涧流泉,奔涌不息。涓涓细流,嘈嘈切切。

  乔乐康手持玉箫,唇角勾起的笑容终于淡了下去。

  忽然清冷箫声响遏行云,他脚下踏着五行八卦的方位,竟是绕着慕容公子身周,在擂台上盘旋游走起来。

  霎时间琴音与箫声蓦地交织在一起,却各起各的调子,互不相让。

  琴音和缓,箫声便高亢;琴音急促,箫声便呜咽。忽高忽低,盘旋变幻。

  一夜西风凋碧树,铁骑突出刀枪鸣。

  其中铿锵杀伐之气,不亚于生死搏杀!

  这时还在听的人可完全不觉得是什么享受了,只觉世上最可怕的曲调也不过如此,鬼哭神嚎,错乱纷杂。

  大家都听得血脉贲张,胸口憋闷无比,难受得只差没吐血!

  高台上,几位仲裁也不由悚然动容。

  天师道掌教张浩初见多识广,但以他阅历之广,也从未见过如此出色的一对年轻人。不仅内功高深,音律造诣也如此之深!

  如果说慕容公子还是师出名门,世外五绝之首太华侯座下的爱徒,无论怎么出色都是理所当然。但与他势均力敌的郑仲义,可是闻所未闻。

  张浩初忍不住问道:“你们谁知道这是哪家子弟?”

  三十以下的小年轻,在他眼里都还是后起之秀,不认识不足为奇。但这人武功似乎还在慕容公子之上,这就奇了。谁能教出这样的徒弟?

  众人纷纷摇头。

  倒是年轻的鉴云禅师若有所思。

  但他修的是闭口禅,谁也不会没事找他问话。和尚目光闪了闪,懒于开口,便一动不如一静,只当没听见了。

  仙音绕梁,三日不绝,那是沉醉。

  天籁声出,浑然无我,那是痴迷。

  但谁也没想过,仙音和天籁同时响起来是个什么情况。这次重阳之会的观众们总算见识到了!

  现下大伙儿只有一个共同的心声——

  求放过!

  连最尊敬兄长的小乔也撑不下去,魔音贯耳,听得他只想挠墙。

  一转头,他瞧见伙伴们都面露痛苦之色,不然也是昏昏欲睡,只有梁少爷摇头晃脑,似乎陶醉不已……

  小乔很震惊:“梁二哥,你……还听得下去?”

  梁少爷比他更震惊:“为什么听不下去?”

  小乔百思不得其解:“你就不觉得……动静有点大?”毕竟当事者之一是自己哥哥,他选择了不那么激烈的用词。

  梁少爷朝他招招手,示意他靠近点。

  小乔凑过去一看,好么!这货左手里拿一布条,右耳朵眼里塞一布条。再一看,他右手还拉着石桐宇,显然是怕他内力不支准备随时给他输真气。

  然后梁少爷一本正经给小乔解释:“如果想听琴,就只塞左耳。想听箫,就塞右耳。要是喜欢合奏,再两只耳朵一起听……我个人不太欣赏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