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燃全力的往外面的院子跑,他怕一个迟疑汉子会砍到他们亦或发现旁边跨院里的孩子们,前方左右边的院子里住着下人,那边人多还有人警戒。管家,伙夫还有些身强力壮的小厮们闻声都拿着棍子出来了,尤其是那管家,一棍下去,就打到了莽汉的手,其他人一拥而上,拿着棍子往汉子头上招呼。赵府多年都没遇上这种事了,这位管家经历过赵府灭门之灾,他自己的父亲也死于那场大火,平日里他经常带着伙夫小厮们演习走水,遇袭,今日真的派上了用场。
从赵燃抱着他跳起那刻揽月就醒了,却被这情景吓得动都动不了,紧紧抓着赵燃的衣服。等汉子被制服了,赵燃才感觉到自己衣服被揪着,低头给了揽月一个大大的笑容,亲了亲他的发顶,笑着说:“没事儿,有为夫在!”
“孩子~”揽月声细如蚊蝇,颤颤悠悠的道。
“一会儿叫奶妈们抱到主屋来,放心,为夫守着你们。”
“嗯~”既然赵燃这么说了,揽月砰砰乱跳的心慢慢的平复下来。
平日里斯斯文文不苟言笑的管家,提着棍子难得雄壮的走到赵燃身前,赵燃吩咐他说:“把所有人都叫起来把,也许不止这一个,你审审这个人。再叫些在府里年头久的,身体好的,拿着兵器带人在府里巡逻,看看有没有眼生的,天亮之都前先别睡了。”
赵燃抱着揽月回了主屋,揽月一进屋就急着上厕所,刚才吓得他尿急。等他小解出来,奶妈们就抱着孩子们坐在主屋里了,两个人神色有些慌张,她们怀里的孩子却不知世事,睡得正香。揽月让奶妈们把孩子们放到床上去睡,自己也坐到儿女身边,他的心还是有些慌,用手抚着自己的心口。赵燃在揽月身边坐下,揽月自然而然的倚了过去,赵燃执起揽月的手,包进自己的手里。
两位奶妈也是惊魂稍定,倒了杯水给揽月和赵燃,自顾自的聊了起来。一位说:“怕是吴家派来的,这两年老爷生意做得好,他看着眼热。”这位奶妈夫家姓李是管家先行来闽南时在当地找的,她丈夫是跑船的水手,之前在吴家做,后来实在看不上东家就去了沈家。在赵燃没来之前,此地有吴沈两家,都做造船跑船的营生,两家各做各的,船也小,只走近海的几个小番邦。当初赵燃造船的时候吴家就来找过麻烦,被赵燃特意养的疯狗咬死了。而沈家则不同,看赵燃财力雄厚,造的船也大,就主动过来谋合作。在赵燃的船造好之前,走货都靠沈家的船。造好之后,在近海跑了几次就让出船出远海了,改成赵燃替沈家带货。而赵燃研究出来的,特地给几个小番邦特制的丝绸绣品和药材还是走沈家的船,这下就打破了吴沈两家的平衡,吴家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来滋事的可能性最大。
另一位奶妈则是从江南跟过来的,夫家姓王,过去是赵府里的长工,现在在船厂干活。她道:“赵姑娘画的图好,姑娘们的绣工也好,卖得好是应该的,他自家货不硬怪得了谁?”王妈嫁人之前也是赵府的绣工,当初缺人手的时候王妈也帮忙了。
揽月整日不问世时,关于外面的事儿他知道的竟然还不如两位奶妈。揽月问赵燃:“那汉子可真是吴家派来的?”赵燃摇头,道:“现在还不知,多半吧。”
“那赵姑娘又是谁?”这府里竟然还有这么一位姑娘?揽月突然起了敌意。
“管家的女儿,嫁人很久了,孩子都生了几个,王妈是府里老人,还是习惯称她娘家姓,叫她姑娘。”
窝在赵燃的怀里,揽月又开始昏昏欲睡,遇袭不过是一个时辰之前的事,可有赵燃在身边,就仿佛已经过去一辈子那么久了。转天天亮,赵燃去处理那个莽汉了,揽月还是不放心孩子,不让他们去花园,就拿了些玩具在他的小院子里玩,平日里用惯的侍从也在跟身边候着。揽月问侍从:“知道是谁派来的了?”侍从答:“管家昨夜就审出来了,是吴家。”揽月叹了口气,这个吴家恐怕得家破人亡了。揽月想了想又问:“你可知老爷抢了他家什么生意?”揽月本不期待侍从答出些什么的,毕竟他跟自己一样,整日困在这宅子里。
不料,侍从答说:“老爷一年前就在宅子里开了学徒房,有赵姑娘教绣工,范老教医,商铺里的掌柜还会轮流过来教算术和生意,听说马上就要有教书先生了,一边教少爷小姐,一边教学徒们。学绣工的学徒出的活儿大多都卖去番邦了,学医的也会跟着船去番邦,替他们看病,再卖药材给他们。咱家跟其他家不一样,绣品与众不同,卖药还带大夫,所以生意好。还有,公子你可知,现在赵姑娘都另找了铺子开了秀坊还要再开织布坊,都当上女掌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