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四哥和甄先生也不知道什么情形,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既没见进宫拜谒父皇,也没见父皇召见。
还有那个抓起来的倭寇头目呢?细审出什么眉目了吗?
浙江那一摊子烂事呢?父皇已经知道了吗?父皇打算怎么办?
甄先生的伤也不知恢复的怎样了……
还有苏哥八剌。她现在又怎样了呢?是在二哥的王府上,还是在哪里?京城里可没有鞑靼人可以安居的地方呀……他和她的“婚约”,二哥已经报给父皇知道了吗?父皇会不会准呢?
一连好几天了,父皇为什么连他也不召见啊?就好像根本不知道他们已经回来了似的。
嘉绶满脑子都是无法解答的问题,混乱地不停思索,恨不得立刻再跑出宫去,找二哥,找甄先生,找苏哥八剌。可母亲把他盯得死死得,他根本连走出母亲这长春宫的门都难。
他尤其思念苏哥八剌。
数日不见,就好像已分离了半生,想得他辗转发侧夜不能寐。
那日混战之中,他整个都吓呆了,眼见苏哥八剌像个女战神一般冲锋厮杀,为二哥援护开道,而他却只能与王府的家人们一起躲在卫军的保护圈中,无法自抑地瑟瑟发抖。
太耻辱了。
就算是四哥那样三天一大病两天一小病的,也能在阵前为二哥分忧,他却连马也骑不稳。
他这个样子,怎么配得上她呢?
苏哥八剌一定已嫌弃死他了。所以才这么多天都没个音讯。
万一……万一她不愿嫁给他,已经跑了怎么办?
虽说他也曾打定主意,绝不勉强她,倘若她当真不愿意,他就放她自由。
可一旦这危机真真地摆在眼前,他还是焦虑得跟长了虱子的猴似的,百爪挠心也没有办法。
他又不敢和母亲说,怕母亲不同意他思慕一个鞑靼女子,更不同意他娶一个鞑靼女子为妻。
父皇能不能应允还没谱呢,若是连母亲也先不答应起来,那他岂不是真彻底没戏了。
嘉绶越想越心焦,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摆脱母亲逃出去先瞧一瞧究竟是怎么个情形。
他威逼利诱着让母亲殿中的一个小侍人跟他换了服饰,让那小内侍躺在他的床上替他掩人耳目,偷摸溜出长春宫外,猫腰才没走两步,迎面却撞上个人。
嘉绶唯恐被人认出来,连头也不敢抬,只盯着那人的裤子和靴尖,见是与自己身上所穿一样的服制,就以为那也是个小侍人,于是便壮着胆埋头就走。
不料那“小内侍”却一把给他拽回来。
“你穿成这样上哪儿去?”
这声音着实耳熟得很。
但嘉绶此刻心惊胆战,早没心思分辨了,磕磕巴巴张嘴还想蒙混,“贤……贤妃娘娘让我——”
那“小内侍”却立刻斥一声打断他,“别胡扯八道了,七郎,抬头!”
嘉绶猛一愣,不由自主抬起头,吓得往后大跳一步。
“四……四哥?你,你……我——”
眼前那是什么小内侍,分明是他四哥安康郡王嘉钰。
可四哥怎么也穿着一身侍人的赭衣呢?
嘉绶觉得自己脑子有点转不过来了,忍不住大张着嘴愁眉苦脸瞪住嘉钰。
“什么你啊我的。”
那模样看得嘉钰一阵烦躁,又怕多有流连被往来巡视的卫军和宦官们瞧见,便一把将嘉绶拽进角落的暗影里,又压低嗓音恶狠狠问一遍:“你干嘛呢?”
四哥每每和他说话,总是这么凶巴巴的。
嘉绶委屈地耷拉下眉眼,撅起嘴,“我……想出去找你们啊……”
此言一出,换嘉钰吃了一惊。
嘉绶为什么会需要扮成个小内侍“逃”出宫去找他们?
难道父皇把嘉绶也禁了足?
嘉钰眉心一拧,连忙追问:“……你也被圈起来了?”
嘉绶费解地摇摇头,困惑道:“没有啊。可是母亲哪儿也不让我去。”
嘉钰依旧皱着眉,又问:“父皇呢?有没有召见过你?”
嘉绶仍是摇头。
嘉钰不由又是微怔,不死心地问:“也没有来过长春宫?没有来看过你们母子?”
嘉绶已快把脑袋摇成个拨浪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