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公这是坐轿子坐惯了,朕刚才一路从宫中到荣国府都是走过来的,也没觉得疲累。”
这小皇帝还能多讨人厌。
荣真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惹得一边杨槿有种大仇得报的快感,“是啊,荣国公这身子是太弱了,走几步就喘。”
木樨跟在他们后面,并排站着李韫的贴身太监,也不敢直白的笑出来,抿着嘴一直掐自己手心。
“荣国公累了的话,我们就到这茶楼上歇一歇。”李韫停下脚步,手指了指街边一个茶楼。
这茶楼荣真可熟,他眯起眼,这小皇帝今天拉着自己到底是个什么目的。
小伙计一瞧见荣真身边跟着别人立刻就换了张脸色,“几位,是不是上楼要个单间?”
“老规矩。”李韫笑道。
杨槿看了眼李韫,皇上还是这常客?
他们一同上了二楼,坐在包间里,茶点很快就摆了上来。
“这家茶楼是原先的刑部尚书带朕来的,现在朕也带你们来试试。”李韫说道,他又看看杨槿,“你还不知道呢吧?”
杨槿点头,“今日到了家,父亲已经和我说过了,尚书大人算是我们学兄了,一直是我们的榜样,这事实在令人惋惜。”
荣真心想着杨槿这表面功夫做得真是不错,他平日里最不喜欢的便是那位学兄了,现在情真意切的,就快落下眼泪来了。
“是啊,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民间组织竟然有这样的本事。”李韫也叹息。
“两钱教组织严密,许久之前就早有预谋,当然,这也有臣失职的原因。”
“朕并不是怪罪你。”李韫拿起茶杯,“朕就是觉得可怕,奏章上都是太平盛世,可现实呢,朕的肱骨大臣就死在这城门根底下。”
荣真和杨槿一言不发,他们都清楚原因,但是谁都不打算做那个出头鸟,他们可没义务给小皇帝分忧解难。
荣真有些尴尬,分了个神去看木樨,木樨目光炯炯地瞅着桌上一盘点心。
荣真笑了下,记下了,回头要让人送份回府。
“你为什么一直盯着这个?”发现木樨眼色的不止有荣真一个。
木樨连忙低下了头。
“你想吃?”李韫又问。
木樨摇头。
“再点一盘,赐了他,你们在屏风外面吃罢。”李韫抬了抬下巴,他的贴身太监便出了门。
杨槿怎么都觉着这气氛不对,努了努嘴,“皇上,还挺体贴下人的。”
“他不是一般的下人不是嘛?”李韫笑着看荣真。
杨槿又无话可说了,总不能应承道,可不是,这可是咱们荣国公的心尖肉吧。
他嘶了口气,“没想到这两钱教还能深入到南境去,把平南王爷吓得。”
“嗯,”李韫的注意力总算被拽了回来,“朕的皇叔有这么胆小?”
“是咯,看着挺高挺壮的,其实就是一个胆小鬼,一见血就晕。”杨槿得了机会,哪能不多抹黑李啸几句。
“但皇叔干的那些事可不像是那样胆小的人啊。”
“皇上您是没见过本人啊,”杨槿胡编滥造了起来,“要说他有胆子谋反,那我可是不信的。”
他这谋反俩字一说出来,就恨不得把自己舌头咬破了咽回去。
荣真有些怀疑地看着杨槿,他倒不是因为杨槿这话说得荒唐,但他这样帮着李啸说话,他是不相信的,这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
“有没有谋反的胆子,等我亲眼看了皇叔才能明白,”李韫笑了笑倒没打算追究杨槿,他对荣真几个人有种很是奇怪的亲近的感觉,但这并不能让他们回想起和李桓在一起的时光,只会让他们都觉得更加不自然。
杨槿低头抿了口茶,搜刮着道听途说来的这些时日的政事,“皇上,听说梁国最近又有动作了?”
“看极北的军报说不是什么大事,又快过冬了,他们应该不会怎么太折腾的。”李韫答完之后,又看荣真,“你看军报了吗?”
荣真抬抬眉毛,“臣没大在意过军报,更不大懂军事上的事了。”
“竟有你不懂的事?”李韫惊讶。
“这不奇怪啊皇上,”杨槿总算有接话的机会,“他身体一直弱,功夫也差,兵法也读不进去,真不敢相信他是荣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