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辞没有退太远,而是侧着身子贴在窗户旁的墙上,透过缝隙偷偷打量外面的情况。与他对视的人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别处,看起来像是安全了,但温辞知道以他们的疑心,这只是一时之计。
方才楼下的不是别人,正是司天监里风霁月的一名心腹大司,若是其他人温辞可能还认不出来。
温辞皱起眉,大司出现在这里,而且似乎带了不少眼生人在搜寻什么,他实在无法认为他们只是凑巧哭过。
他与小安的打扮太过扎眼了,尤其是自己只是带了面具,若是被发觉定要拖累他。
思索间,钟离安领着端菜的小二进来了,小二离开后,温辞拉住他的手腕,快速用纸笔写了几句话。
“哑伯,你有仇人寻上门?仇人不是已经被你杀了吗?”钟离安不解。
“是他的门众,他们人多势众,不要硬拼。”温辞写道:“我们分开行动,在城郊的十里亭汇合。”
钟离安也不是一头热的傻瓜,自然不会主动招惹,也知晓现在不是追问来龙去脉的时候,当下就应了温辞道:“哑伯,你先走。”
时间紧迫,温辞不愿在这个问题上浪费,再次叮嘱道:“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暴露自己会武功。”
钟离安只道哑伯不愿意他掺和进江湖恩怨中,催促道:“知道了,哑伯,你快点走。”
温辞拍了拍少年肩膀,走出房间,混在人群中悄悄离开了客栈。途中碰到几个像是大司手下的人,在打量过路的人,哪怕他带着面具也只是扫了一眼,温辞心中顿时一沉。
这些人看起来不似宫中之人,若是临时雇来的,不在意他只能说明,自己的特征和要找的人完全不同。
比如,少年身形,黑发,四肢健全。
难道是他出府的时候被盯上了?不对,温辞立刻否定这个猜测,若是这样他也应该在搜寻的人里,此时抓住他们,一句抗旨不遵,真是十死无生了。
温辞忽然想起很久以前,有人用过一个法子找到了毫无线索的人。只是他从来不愿意相信神鬼之事,所以就算风霁月说自己耗费了半生寿数,温辞也只当是用来邀功的托词。
现在看来,卜星玄派能在王室长久不衰,他们的确有过人之处。不过,哪怕当初他知晓了,也依旧会选择救下钟离安。
他相信,一个人的一生是自己走出来的,是每次的选择堆积而成,是他所经历的一切铸造成型的,不应该在懵懂时便将其定罪,那是对生命的亵渎。
若真有天命,那风霁月逆天改命是不是也是天命?那么天命不过是一念罢了,而这一念又不是所有人都靠抛铜钱决定。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因为对方的目标不是他,所以很顺利地到了郊外。温辞心中忧虑,却不敢折返去找钟离安。
等待是一件非常煎熬的事情,温辞看了看日头,焦急不安地来回踱着步子。选择同样煎熬,回去还是不回去?如果回去会不会连累小安,如果不回去,也许小安正身陷险境等着他搭救。
他很害怕,怕选错了,就再也无法挽回。
边关的军帐中,一个精壮的男人蓄着干练的小胡子,手里拿着一张字条低头沉思。
“将军,那边出事了?”进入帐中的副将见冯凌皱着眉拿着信件,不由多嘴问道。
这雕儿来回的次数不多,一般都是大都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府中的人才用它知会他们一声,所以副将才有此一问。
冯凌收起字条,含糊答道:“不是,一点私事。”
既然是私事,那对弟兄们就没什么影响,更不是他应该置喙的,副将依着来意将边关情况汇报一番后就离开了。
待帐中只剩冯凌,他坐到案台前,重新铺开字条,沉默地盯着那两个简单的字,神色愈发凝重。
他一眼就知晓这是谁寄来的信,哪怕这个人故意改变了字迹。
宁者,拆开是室中有丁(男子),那么这个丁就意味着“宁”失去了遮风避雨的屋子,除了说明来信之人的身份,更直接告知了他此人的处境。
他这个外甥几乎没有主动联系过他,虽是甥舅关系,到底距离太远,相聚甚少,小孩对他感情不深很正常,他自然也不计较。
况且温泽宁表现一直非常懂事乖巧,完美诠释了一个皇子的义务和责任,几乎没有向他们提过太多的要求,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还要省心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