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发惴惴不安,将兵将们全都折腾起来,大半夜的也不睡觉,全副武装地在兵部操练,戚沐倾带走了兵部二十万的人马,以他现在的人手,如果硬闯皇宫,胜算的可能一半一半,况且如今他一大家子人都在皇帝的手里,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这样一直躲在兵部也不是办法,只能派探子再去看,只要孟孔哲一回来,他就什么都不怕了。
这一夜李钰昌都无眠,直到天微微发白的时候,探子来报,孟孔哲和夏涌铭的大军已经进了帝都,往皇宫去了。
李钰昌拍了桌子:“既然回来了,为何不先来兵部报道?”
探子说:“尚书大人息怒,孟将军此次是擒拿了萧贺回来的,必定是要先去皇宫听候皇帝发落的!就算孟将军有意先来参见尚书,夏涌铭还在旁边看着,总有不妥之处。”
李钰昌说:“一个新上任的小将有什么可怕的!若是不服以老孟的本事还收拾不了他?”
探子说:“尚书大人糊涂了啊?此乃帝都,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要惊动圣上……”
俩人正说着,另一个探子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大人!孟将军有报。”
李钰昌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三步并两步地跑过来,打开信,上面写着:“收到,弟心中有数,点兵二十万,听兄差遣。”
李钰昌的心一下子踏实了,孟将军此举可谓是雪中送炭,总算是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当初他派给孟孔哲的十万人皆是精英,加上他自己的人马以及江南归顺的人,围攻皇宫不成问题。
他打定了主意,决定和孟孔哲碰头之时便是把皇帝拉下马之日。
翟慕白纵然帅才,但是也架不住孤家寡人,朝中那些墙头草更是不足为据,如今围城,要对付的无非是一些守卫,只要速战速决,他本来还迟疑带兵进宫会遭人怀疑,如今孟孔哲大胜回来皇帝绝对会放松警惕,再者说即使翟慕白忠心护主,他手下的兵一样半数跟着戚永琛去了南烈,根本不是他李孟大军的对手。
他叫了几名心腹,将早就有所准备的逼宫计划一一部署,各带人马趁着月黑风高从各处包抄皇宫,自己也带着一队死士潜入皇宫,正好探子来报孟家军已经快到城门,一切准备就绪,李钰昌戎装上马,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
第七十二章
孟家军到了城门口,小将夏涌铭拿了腰牌,浩荡进宫,李钰昌带着自己的死士,趁着夜色混进去,一直走到围城中央,另一位侍卫长前来迎接,对马上的孟将军和夏小将说:“陛下听闻孟将军大胜而来十分欣慰,已经在金銮殿等候。”
夏涌铭说:“小臣前来给陛下交付令牌,大军在城里列队等候陛下发落。”
李钰昌听闻人都在城内备好,心中有了底气,带着一队人跟着孟、夏两人准备上殿。
他看了侍卫长,并不是他的那位门生,宫中封闭了消息,他不知那人早就暴露被皇后斩于殿前,只以为是没有赶上他值班,李钰昌加快步伐往前走,想跟孟孔哲碰个面,他们俩共事多年,默契十足,想必眼神一对就能心领神会对方的意思。他快步往前走,兵士看见他似乎也没有多惊讶,甚至还有人小声给他请安。他顾不上答应,一直小跑着前行,死士队紧紧相随,在偌大的御花园中倒像是一队暗不见光的老鼠。
孟、夏俩人解开了身上的兵器,交给两队侍卫后,推开金銮殿的大门,里面的光亮把李钰昌的眼睛刺的闭了闭,他揉了揉眼皮,对心腹低声说:“点了炮仗,通知各路人马,准备进宫。”
心腹领命后转身而去,他也昂首阔步地要跟着进金銮殿。里面灯火辉煌,帝后两人正坐在殿上,孟、夏俩人撩袍跪倒,伸手朝拜,然而正是这个动作,让李钰昌一下就愣住了,尽管如今两人是背对着他,但是那个“孟将军”的动作总有些说不出的陌生感觉,尽管身高胖瘦并无不妥,但是总让人觉得别扭……
李钰昌心里咯噔一声,转身就想走。谁知他刚一回头,就看见原本应当站在殿上的夏涌铭和被擒于江南的萧贺已经一左一右的拦住他的去路:“尚书大人,来都来了,怎么不去拜见帝后?”
李钰昌这才知道自己已经中计。他趁着人多混乱,后退一步拔剑迎上,他的死士们也纷纷拔剑,天空此刻已经渐渐泛白,城外燃起了礼花弹,李钰昌的心腹们不疑有变,纷纷带人攻入皇城。却不知丞相早就带着人马守在城门口,将皇令拿在手里,拿下这队反贼,凡有不降者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