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清风_作者:维此良人/望若邻(18)

  我已打死了主意不出去,有了终公子的前车之鉴,那些个蠢蠢欲动的人也没了这个胆子。一时间,庭中静默非常。

  晓丞相道:“陛下,看来这位写诗之人的性情十分淡泊,倒让臣欣赏起来了。”

  我听得心里咯噔一下,果然听到谢临渊道:“哦?如此,朕就更要见一见了。去,再取纸笔来。刚才写过诗的,都到朕面前来把这首诗誊抄一遍。这字迹颇有几分风骨,也不难辨认。”

  我抬头对上嵇穆远的目光,心里知晓在劫难逃,只能默默叹了口气。

  我原打算等众人散去再去取那五色石,而今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再无他法,只得几步走入庭中,弯腰一揖。

  “回禀陛下,此诗,是草民做的。”

  庭中一时无话。只听皇帝笑道:“你终于愿意现身了,倒让朕好找。”

  南太师不说话,只呵呵地笑。晓丞相问:“这位公子面生得很,不知是哪位大人府上的?”

  我不抬头,只说:“草民风不识,是嵇大将军的表侄。”

  晓丞相呵呵一笑:“难怪,永怀一代儒将,后辈也是不凡。”

  谢临渊道:“嵇将军平四海解朕外患,是勇将;晓丞相安九州守朕江山,乃贤相。二位皆为朕之肱股之臣,国之柱石也。”

  二人行礼称愧,众臣又一阵高呼万岁。待他们表完了赤诚之心,皇帝才接着道:“朕已有言在先,今夜得头筹者,有赏。你若有什么想要的,但说无妨。”

  我轻轻一扯嘴角,抬头笑道:“草民今夜见了世上最奇美之仙兽,不禁为之倾倒;若说有什么想要的,旁的也没有,只有这白鹿角上的五色石流光溢彩,幻美非常;草民想要的,便是此物了。”

  南太师微微一皱眉,晓寒轻也没了笑意。南太师瞟一眼沉默的皇帝,看着我淡淡道:“风公子,此举怕是有失妥当。”

  谢临渊道:“联为天子,自无戏言。吩咐下去,明日就叫工匠来凿下五色石,赐予风卿。”

  闻言,我愣了愣。

  我原本只是想叫他们觉得我是个恃才而骄的狂妄之徒,不堪重用,给些金银作赏赐也就罢了;不想皇帝竟真要将五色石凿下来给我,倒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南太师刚开口说了个“陛下”,皇帝便笑着道:“太师不仅为朕寻到了仙兽,还为朕找到了位贤才,朕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太师了。”

  南太师躬身道:“此乃臣的本分。”

  皇帝点点头:“传旨,封风不识为文待诏,琼林院仕职。”

  我领旨谢恩。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圈子,最后又转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我收拾包袱到琼林院报道。昨夜嵇一苍与满不亏连番来质问我,一宿都不得安宁。嵇穆远却没说什么,只叫我谨慎行事,勿要妄为。

  昨晚回了府,嵇一苍在我房里走来走去咬牙切齿地道:“你!你叫我说你什么好!你这般的身份,不躲着却还要出风头!早知如此,我就不该答应带你去!”

  等他愤然离去,满不亏从房顶上下来看着我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道:“风兄弟,你说我该怎么在江湖上说?”

  我说:“你就说我死了。”

  约摸四更天时,我收拾了包袱从嵇府的后墙翻出去,一落地,正撞在一个人身上。定睛一瞧,不是别人,却是羌朔。

  我于是笑道:“许久不见,羌大人可还好?”

  琼林院自今皇登基以来,只有两人曾在此任职,一个是我,另一个也是我。此前居住在宫中,也不是没进过皇帝的书房,却是第一次光明正大地被人领进去的。

  羌朔只说了句叫我在这儿等着就走了,我就安安静静本本分分地等着。茶还是以前的茶,是我爱喝的,心境却已大不相同了。

  也不知等了多久,我昨日赴宴,回府后又不曾好好休息过,如今坐在这里百无聊赖,不知不觉便睡着了。待醒来时却见身上多了条薄被,一抬头看到皇帝正坐在桌边执笔写字。

  我站起来行礼,皇帝道:“风卿,过来帮朕磨墨。”

  手边放着的茶早已被人收了去,我应了一声,走到桌边去拿起墨块在砚台上慢悠悠地打转,顺便瞥了一眼纸上的字。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哦,是王子安的《咏风》。

  待写完“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一句,皇帝却忽然放下了笔。我便也搁了墨块往后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