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清风_作者:维此良人/望若邻(25)

  北望笑道:“爷别急,讲究的事情可还多呢。就连何时到,何时走,什么人该打招呼,什么人不可理会,都是有一套说法的。”

  我忙道:“这可不必说了。你再说下去,我怕是去也不敢去了。”

  北望笑了笑,又道:“要我说,公子考虑这些个,可不是是自寻烦恼。说句不敬的话,这京中上上下下哪个不知道公子的脾气?您该如何便如何,旁的又管那么多做什么,那些不在意的,还是不在意;那些瞧不顺的,也还是瞧不顺。”

  我只觉如明月出了层宵,心中登时清明起来,摇头笑道:“想来想去,我竟还不如你。我原不是那样的人,却偏要去凑那个热闹。不值,不值,真是不值。”

  于是便叫人将原来准备的都作了废,自那再不提起。

  到了丞相夫人寿辰那日,我一早便去了相府,算准了这个时辰人不多。仆人领我进了前厅,等了约摸一盏茶功夫,晓丞相出来了。

  他着一件紫棠色素面云纹绵袍,脚蹬缎面软底长靴,头上带着碧玉冠,越发显得荣色飞扬,神采奕奕。我起身拜见,晓寒轻笑着扶起我,到上首坐了。

  他温声道:“风大人一早便来,可真叫我受宠若惊了。”

  我笑道:“只因在下入朝不久,京里的大人们也不大认得,因此挑了个别人都没来的时辰,亲自带了贺礼过来了。”

  晓寒轻笑道:“那我可要替内人看看是什么宝贝了。”

  我侧身从小厮那里接过一个盒子,打开向晓寒轻道:“早年在江南游历,曾到过高山之巅,人迹罕至之处,那儿开着的白梅被称作是‘梅花仙子’,据说是集天地之精华而生,最是冰清玉洁。因此便采了几株下山来,叫人做成了粉,果真清香扑鼻,雪一般细腻。只是不是什么稀罕物,怕搁在众大人的奇珍异宝里寒碜,特地早来交给丞相的,还望夫人不要嫌弃。”

  晓寒轻忙示意仆人拿上来,托在手中细细查看,赞叹道:“果然珍贵,世间少有。风大人此等心意,我替内人谢过。”

  晓寒轻将盒子交给管事的去送给丞相夫人,又对我笑道:“风大人难得来一次,趁着天色尚早,园中人不多,不知可有幸请君共游一番?”

  我笑道:“早想一观相府风貌,自然乐意之至。”

  晓寒轻此人外浮内稳,他的园子也修得和他一样。乍看去无非是些雕花的木栏,大理石的台阶,再往深处去才看得见水流石上,木植苔中,精巧有趣。我饶有兴趣,晓轻寒微笑问道:“风大人看,我这院子可还说得过去?”

  我笑吟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晓寒轻大笑了两声,与我一同向前走去。

  走到假山,见旁有一小湖,刚到了拐角处,兀见一人站在湖边,看装扮不像是相府的下人。我疑惑,便向跟在后边的小厮稍稍问道:“湖边那位是?”

  小厮的表情有些古怪,却又很快笑道:“是……丞相的友人。”

  朋友?我再一看去,见那人弯腰站在湖边,大概是在投喂鱼食;身上穿的是一件竹青色的棉袍。虽看不清容貌,可那举止身量,却隐隐让我觉得熟悉。便不动声色地朝晓寒轻看了一眼。

  我未听闻晓丞相好男风,可这人和暮楚馆里的公子们,怎么也有七八分相似。

  晓寒轻却像是并未发觉,望着池子笑道:“可惜已是隆冬时节,若在盛夏,满池子里开满了荷花,才叫一个好看。”

  我闻言一怔,脑中猛地蹿过了什么东西,再看向池子,忙快步走了过去。青衣的公子看到我微微一塄。我走到池边放眼望去,一池寒水唯有枯叶几片,残荷几柄。我忙转过头,对晓寒轻笑道:“托丞相的福,近日困惑我的一个难题可算是解了。”

  晓寒轻微微一怔,又笑道:“那可是机缘巧合,这池子得一大功。”

  我道:“如此便要从速去了结此事,请丞相恕罪。”

  晓寒轻道:“应该的,自不能误了风大人的正事。今日多谢大人来府中道贺,若晚上得了空,府中还有美酒佳肴设宴款待,风大人不妨来坐坐,顺便也与众位大人们熟络熟络。”

  我笑道:“一定,一定。”

  唐李义山有句诗说“留得枯荷听雨声”,自是上佳的意境。我今日在相府见到的那几柄残荷比起盛放之时更有一番风骨。于是赶忙回了琼林院,铺上早就准备好了的纸,仅用墨在上面勾勒了几笔,画出几柄将衰未衰,将落未落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