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在水中,满身的疲乏无处遁形,一忽儿都跑了出来。紧绷了多日的心弦一点一点松了力道,耳目声色的感官也仿佛被蛊惑着一般,缓缓地潺湲着,渐渐褪色含糊。
心里有个声音喏喏地呢喃着,闭上眼吧——睡睡吧——
两扇眼皮间的光亮越来越暗,四面素雅的画屏窄缝间透过的烛光明明灭灭,不时爆出灯花,几声噼啪,唤回一些水中人的神思,但过不多久,浓浓的睡意又在叶鸿悠的脑海中淌开,涨起,没顶。
***
熟悉又陌生的码头,里巷,商铺,仿佛俱是蜃楼,眼观着真真切切,稍经触碰便如烟散,如雪霰,如墨隐,无丝毫踪影可寻。
晚景倦卧琼杯,若撕锦裂帛,霞色艳似二八年华的新嫁娘颊上胭脂不可方物。长天上的半壁红日明艳无匹,秋水波间的映画似幻而真。轻舟如羽如翼,伴着孤鹜的逡巡支离着水面,如镜的湖水一忽儿碎作千片万片,一忽儿又凝如琥珀。
码头的河水一荡一荡,水碧如蓝,波峰轻抚着岸缘,汩汩暗响,如一双青梅竹马间的曹曹切切的絮语。近岸的大小船舶也一荡一荡,近乡情怯抑或别绪离愁也一荡一荡。
咿——呀么——嘿——嘿——
船工的吆喝声一叠声的喊起,艄公摇橹靠岸,叶鸿悠站在岸边引颈而望着,心间早已被喜悦充盈。
二十载的南北相隔如斯苦涩,辛酸的想念把心房缠扰得不堪一梦,便只一梦,那经年的离愁,便作血丝攀上眸子,便作苍白渐染脸颊,便作憔悴让整个人都黯然萎顿。
但如今,那些如蚁啮心般苦楚都可以抛诸脑后,那一方院落里手足情深共享天伦的美满情境,曾千百次地在脑海中描摹着,今日便能亲历。
长身玉立的青年把嘴弯成一个颇孩子气的夸张的弧度。
码头人来人往,等了一会,叶鸿悠有些许的不耐。正泊入渡口的一艘大船上下来许多五大三粗的打短工的汉子,推推搡搡,撞了他几次,他便不再在干等在码头上,信步在四周游逛。逛了一阵,还不见那人的踪影,叶鸿悠下意识咬了咬嘴唇,皱起一双如远山如画的烟眉。
平日里,他是不大皱眉的。
不是前几日才通了信,说好今日到达的吗——说好,要和小时候一样,勾着肩背,踏遍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看看这红尘深处,笙箫琴瑟浅斟低唱里,究竟是怎样一番静好。
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耽搁了呢?
再逗留一会儿的话,天色要暗了。叶鸿悠甚至怀疑自己来早了一天,毕竟接到大哥的亲笔时,自己喜极而泣,一连几天都沉浸在莫大的喜悦中,约莫是将出发的日子算错了。
叶鸿悠决定自己进城寻一寻,好过空等,若到了地方大哥不在也不打紧,托人帮着送个口信寻一寻便好。
主意已定,叶鸿悠踱上贯通小城的主路。北地的初秋清清朗朗的,秋老虎尚猛,晒得人恹恹地不愿走动,但心思沉静下来,便觉些微的凉意轻悄地爬上肌肤,久了便也将燥热赶得无踪。不同于那烟柳江南铺满大小街巷的青石板,黄泥地上不见苔痕依稀,不见雨迹迤逦,不见铜绿深沉,路是踩在脚下的,心里却是满满的踏实,满满的安详。
走着走着,寻着寻着,天色已暝瞑,然而一路打听着,摸索着,却也寻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院落。实实在在的白墙青瓦,伫立在眼前的款款深巷中。近了——近了——
屋檐上悬着孤灯一盏,形单影只,却也暖。匾额已经看得分明,端庄中带些超拔,中正里含些跳脱的字迹,定是自家大哥手书。从未在一起习过文,断过字,但那人的字迹和自己的却有七八分的相像,就仿佛冥冥之中,两只手握在了一起,挟着同一只狼毫,让重叠的墨色在纸上缓缓氤氲着,力透纸背。
大哥已成亲了,嫂嫂是书香家的女子,两年前见过了一面,艳如蔷薇又安然如素,大哥泼墨挥毫时,想必有那一席添香的红袂相伴。小侄女很可爱,柳眉秀气一如其母,而一双眼眸深湛清澈,肖似父亲,当然,也像叶鸿悠自己。
想想,便觉得温柔。
小巷已至尽头,路有尽而思无涯。一路阒寂,身前孤灯明灭,身后人影三叠。
莽莽人世间,只剩这小街如带,只剩那青砖碧瓦,在盈盈青盏下约略着轮廓,朦胧着光晕。
浮生静谧,流年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