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枉少年_作者:郑予(159)

2018-02-27 郑予

  林月野已经疼得快要昏睡过去了,恍惚间听到外面有什么动静,也没力气去看,不知道下一次提审是什么时候,他要养好精神才能思考对策去应付。

  他无奈地扯了扯嘴角,又能有什么对策呢?除非先师能够复活,证明他当年是冒名顶罪,现在空口无凭谁也不会信。而且现在追究的是他当年抗旨潜逃之罪,这是忤逆皇家威严的罪名,绝非一般罪名可比。

  这样想着他神思更是昏沉,禁不住睡了过去,梦里下了雨,头顶一片朦胧的天光。

  然后雨中一个依稀的身影靠近,嗓音轻柔地唤他:“夏晔哥哥,夏晔哥哥?”

  会这么叫他的只有那个人,他们已经很多年没见了,彼此在年少轻狂的岁月里萍水相逢,共同跋涉过了一段漫长的路途。他记得那途中有月色下的寒山寺、夕阳斜照的乌衣巷,他们还曾依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想象中的阳关。

  孟冬季节,阳关的沙漠之上覆盖着皑皑白雪,他们在下榻的小县城喝了热热的烧酒,顿时豪兴上来,就要去寻阳关。

  酒馆的老者劝道:“路很远,也没什么景可看的。眼看天又阴了,待会儿雪下大了就不好回来了。”

  他们听后向老者作了揖,然后转身钻进了雪里。

  出了小县城,便是茫茫一片沙漠,除了天与地什么都看不到,眼前只有无边的荒原。西风浩荡,长驱直入,行走其间,容易使人想起江南春水,梨花满枝,还有过去的很多荣辱得失。

  林月野道:“王维先生的笔触还是宽厚的,面对如此萧瑟苍茫的景色,还能写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那样文雅的诗句。”他看一眼旁边的人,“小玉,你在想什么?”

  小玉说:“我想,这里应该有几声胡笳与羌笛,唱一唱边地的哀音,慰藉一下文化的荒原。”

  林月野心中震动,他知道小玉学识广阔,人虽然清瘦文弱,情怀却壮丽,说出来的话总是在偶然间突然夺人心魄。

  走在沙漠中没有标志物,不知道走了多远,四处只见挺展的天,又远又低,脚下深深的脚印,不一会儿就浸湿了。一抬头,远处出现了几棵树影,疾走几步过去,树下有水流,登上一个斜斜的沙坡,视野瞬间开阔。

  小玉叫他:“夏晔哥哥,夏晔哥哥你看。”

  林月野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天边露出了碧青色的山脊,山脊之上坐落着烽火台。

  那便是阳关了。

  他们俩并肩站立着,看边地风雪,古战场旧址延伸天际,这里应该是寂寞的,没有诗人和乐曲的吟咏,灵魂在逐渐坍塌。

  林月野道:“小玉,你不是喜欢弹琴吗?来,即兴弹奏一曲。”

  小玉琴艺高绝,如果不是学识更甚,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琴师。他去哪里都会背着一把古琴,此刻听林月野提起,心中也颇为触动,便把古琴取下来,席地而坐,奏起了一曲凄苍的长歌。

  风雪愈盛,渐渐迷人双眼,林月野几乎都要站立不住,低头看小玉身影摇晃,指下却片刻不停,琴弦紧绷,凄厉长鸣,他刚想出声阻止,却听一声尖锐的喑哑,琴弦突然“喀”地断了。

  风声呼啸,林月野赶紧蹲下身去,拿起小玉的手:“没事吧,有没有伤到?”

  指腹被弹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林月野责怪道:“弹那么认真做什么?可惜了这么好的琴。”

  小玉靠着他站起来,看林月野心疼得帮自己按揉指腹,眼睫颤了颤,他说:“夏晔哥哥。”

  “嗯?”

  小玉道:“你帮我做一架新的古琴吧。”

  林月野道:“我?我是会做,但是可能做的不好。”

  小玉道:“没事,会做就行。”

  林月野奔波山林,挑木材选花样,好容易做成一把,小玉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嫌弃道:“果真做得不好。”

  林月野道:“喂喂!”

  小玉道:“哥哥你不要管了,我自己给它上弦。”

  林月野道:“你这是□□裸的鄙视我跟你说。”

  小玉凑过来道:“生气了?”

  林月野道:“哼。”

  小玉笑了:“琴架你做,琴弦我做,那这把古琴就是你我共同完成的。虽然比不上那些上好的,但是我保证一定会好好珍惜,不让它有一点损毁,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