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枉少年_作者:郑予(31)

2018-02-27 郑予

  扬州自古繁华,早市凌晨便有,夜市灯火不休,有红颜罗帐的脂粉青楼,自然也有风流俊秀的清倌小园。

  两个解差把晚英押到红楼里,管事儿的妈妈看晚英如此容貌,高兴得不得了,仿佛得了什么宝贝一样,给了两个解差一千两银子便将晚英留下了。

  晚英宁死不屈,妈妈倒也不恼,因为每个初进来的少年都是这样,她在这行做了这么多年了,早已司空见惯。

  晚英第一次是被妈妈下了药。

  过程已经不清楚了,只记得清醒时已是黄昏,天边有鸽子飞过。

  晚英头脑混沌,勉强坐起来,衣服都被扯烂,身上都是深深浅浅的痕迹,屋子里已经没人了。可笑他一朝失足,却连那人是谁都不知道。

  他想下床,可是痛得连腿都站不直,只能艰难爬到窗边,看外面暮色苍茫。

  些许零落的浆声之间,有歌女渺茫的歌声远远地传来。此时已是初秋时节,落了雨,桥上归人撑着伞,像是褪色的皮影戏。晚英怔怔地望着窗外,内心空荡又难过,他想起了君姐姐,还有前年在沐阳码头边见到的那个蓝衣少年,为什么这世间会有那么多的万家灯火,甜蜜如伤。

  晚英十四岁就此落入风尘,这是他没有选择的一个世界,除了接受只能屈服。

  可是距离他遇到江宁还有三个月。

  作者有话要说:  忏悔!作者真的不是后妈,这一章我自己写得也很心痛,但是故事大纲早就定了,不好再改……

  第12章 雾中风景

  三个月后,建炎四年腊月。

  江宁回到书院,内心很疲惫,父亲死得蹊跷,他才刚刚三十二岁,会有什么人要害他呢?

  他们一家人一直过得非常艰辛,母亲还是青楼里的一个妓子,父母感情疏离,他的家从小就支离破碎。

  父亲没了,母亲也不知所终,她的那些恩客经常来纠缠江宁,那些人禽兽不如,连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也不放过。江宁一个人在扬州城里找寻母亲找了好久,冷风吹来,他突然觉得人生无望而沮丧。

  他回到书院,徐子霖可怜他年少无依,向山长请求书院收留下他,山长沉吟了一会儿,便答应了。

  彼时书院又收了好多来求学的少年,大都十三四岁,江宁最大,便是他们的师兄。其中一个男孩年纪很小,才十一岁,叫穆泠,整天跟在他身后,像个小尾巴一样。

  众少年都喜他温和文雅,清煦阳光,一双眼睛美丽又清澈,穿上蓝色的院服如芝兰玉树。

  渐进年关,天气很冷,学子们都放假回家了,一些先生也都回去了,书院里顿时有些冷清。

  这天下午,天上又飘起了缓缓的细雪,天色苍白而灰黯,江宁无家可回,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母亲,心里有些难过,便来到后院找桑钰乐师。

  绕过一排客房,面前出现了一个清雅的亭子,旁边一方湖泊。桑钰一身红衣,独自在湖边抚琴。

  江宁慢慢走过去,停在他面前,道:“先生。”

  琴声止息,桑钰道:“我已经不是你们的先生了。”

  江宁道:“……桑钰乐师。”他顿了顿,“你最近……都读了什么书?”

  桑钰道:“《月野文集》。”

  江宁道:“……我记得徐学监说过那是本□□啊,里面都是些绮媚之词……”

  桑钰淡淡道:“虽是绮媚之词,却有文人之思。”

  “……哦。”江宁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道,“桑钰乐师,我想我父母了。”

  桑钰眉宇微动,仿佛想起了什么久远的情景,神情有点恍惚,他抬起头,道:“今晚你来我房里,我陪你说说话。”

  江宁眼睛一亮,“好。”

  他回去打扫了斋舍,又钻进静室整理书卷,迫不及待地等着傍晚的到来。

  天色渐黯,江宁走出藏书楼,西边一片绚烂的霞光。他先去斋堂吃了晚饭,然后就往桑钰乐师的住处走去。还没走到门口,远远地就看见屋里透出光亮,咦?下午桑钰乐师不是出去了吗,说是会晚点儿回来,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他疑惑地走过去,轻轻推开门,然后睁大了眼睛,眼前的情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桑钰在煎药,神情微微焦急,里间软榻上躺着一个容颜非常温润俊美的少年,脸颊通红,好像是发烧了,身上衣衫破烂,全身都是瘀伤,眉头紧紧皱着,神色很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