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枉少年_作者:郑予(7)

2018-02-27 郑予

  林月野和锄月在桌边坐下来,才发现屋里还有一个人。这人容颜极美,神情冷淡,一身蓝衣立在窗前,白色发带被风吹得轻轻飘起。

  锄月惊讶道:“林哥哥你看,窗户边的那位大哥哥长得好漂亮,就像神仙一样。”

  林月野道:“神仙?你见过神仙长什么样?”

  “没见过,可是他真的长得很好看,你看呀!”

  这时,那人望着窗外细雨中的乡野小路,突然低吟出声:“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锄月高兴道:“啊,我也会。下面一句是,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林月野接道:“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他起身走到这人身边,与他并肩而立,“王禹偁的《村行》。看来兄台也是读书人啊。”

  这人瞥他一眼,“不像?”

  林月野道:“不像,倒像是仗剑天涯的剑客,哈哈哈哈哈哈!!”

  “……”

  他想起什么:“那你知不知道松凝书院在哪儿?”

  男子意外地看他:“你们要去松凝书院?”

  林月野指了指桌边乖巧和老婆婆说话的锄月,“这孩子要去那里求学,她只说在城西,可我们这都走了快一个时辰了,连一棵竹子都没见到。”

  “松凝书院……”

  林月野道:“哎你说这书院为什么收女学生呢?怕找不着媳妇儿?”

  “……”

  他“呵呵呵呵呵呵”笑起来,男子恼怒地瞧他一眼:“低俗。”

  “什么什么?你说我低俗?娶媳妇就是低俗?那你以后就娶不着媳妇了。”

  男子扭过头去不理他了。

  锄月乖乖跑过来,“林哥哥你打听到书院在哪儿了吗?”

  “对对对,”林月野一拍头,“哎那谁,你刚才是不是要告诉我松凝书院在哪儿?”

  男子冷冷道:“我不知道。”

  “……”

  锄月有些失望,林月野嚷嚷道:“什么叫你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一点礼数都不懂!”

  男子道:“我姓桑,名钰。”

  “……”

  林月野:“我又不是真的在问你叫什么!”

  桑钰淡淡瞥他一眼,“后会无期。”

  说罢扬长而去。

  两人这才发现窗外雨早已停了,天还没有放晴,田野里湿漉漉的。

  林月野跟老婆婆道了个别,就拉着锄月冲了出来,桑钰的身影还没有走远,他低头对锄月说:“这个人肯定知道松凝书院在哪儿,咱们悄悄跟着他,一定能找到松凝书院。”

  锄月乖乖点头:“好。”

  两人一直隔着一段距离跟着桑钰,雨后空气很清新,却也有些冷,林月野把外罩解下给锄月披上。走了不到半个时辰,桑钰在前方顿住,林月野和锄月抬头。

  一片葱郁青翠的竹林出现在眼前,初秋的微风里,格外清雅幽邃。

  第4章 雨露清溪

  泊舟风又起,系揽野桐林。

  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

  所喜同舟者,清羸亦好吟。

  ——徐致中《泊舟呈灵晖》

  华夏文明绵延千年百载,从来不乏胸怀翰墨下笔成章的骚人雅士,此间又有多少人是少年成名的,只作一诗一词便响誉天下,不需赘述。

  然少年天才亦如海底淘沙,少之又少,其中能不忘初心凛然相继者,则更是凤毛麟角。

  传说十几年前的那个只有十六岁就“点翰林”的少年英才,终是没能抵住这繁华俗世的诱惑,在一次科举会试中犯下大错,少年早夭,只落得一个飘渺的传说,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此五律以白描作诗,清新流丽,冲淡平和,流露出山人名士的出世情怀,不失为一篇佳作。”林月野放下稿纸,悠悠喝了一口茶。

  名叫徐致中的少年闻言面露喜色,站得笔直,看向坐在石桌旁的三位夫子,悄悄冲林月野送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这里是松凝书院的一所清园,四周绿竹环绕,翠气荫荫,遍地青草,一条清溪穿园而过。园中三两石桌,几只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