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声咽_作者:楚遥(43)

2018-02-25 楚遥

  他还未反应过来,却听顾慎言道:“阿姊,你放心。”他叹气,“皇上虽是不许我插手其中,我必会想法子护得行止周全的。”

  竹沥叹息道:“事已至此,只能道一切皆是天意,十几年前早已注定的事情,咱们也只能尽人事。”

  萧舒朗不敢再听下去,忙疾步走出去,也顾不上撑起伞来,直是淋得浑身湿透,才松松地喘一口气来。他抬头望一望天际,黑云沉沉,天幕低垂,这铅云后头总似乎有些波涛,要奔涌而出了。

  第31章 第十三章 心比秋莲(1)

  第十三章 心比秋莲(1)

  天气渐渐凉了,夜气尤甚。行止望着天边的星子慢慢隐下去,薄薄的雾气弥漫了天际。他的行囊却是轻薄得很,统共没甚么东西。知晓他出宫的也不过太后身边的几个人,太后虽是命他出宫去,然而心里却也是难受得很,仔细吩咐了宜华代他收拾了行礼。宜华也是瞧着行止长大的,恨不得将他常日的用度一概收拾起来。

  行止却是看得开,他心里不在意那些,往后日子要怎样他自己也没甚主意,也不过是想着走一步算一步罢了。他终究是劝着宜华将东西搁下,只悄悄把修齐一把九节紫竹箫放了进去。太后自然是要宜华拿了足够的银子给行止,行止却如何也不肯受。他终是有些气节在胸里,心里也总有些自信,自持有些学识,总想着饿不死自己。

  修齐睡下他便连夜出了宫。太后派了身边的宫人送他出去,原是想着一路送他出这京城,行止只道:“娘娘,行止终需一人去了,人多却又露了行迹,再出什么岔子便是不好了。”太后听了他的话,只好作罢,只道:“行止,你这一去……哀家只盼你一世安好。”

  行止眼里噙满了泪,真心实意地磕了个头,这才去了。

  已是寅时三刻。

  他出了城门,城边儿的摊子上已是热气腾腾,他这才觉得饿了些,从钱袋里掏出几枚铜板买了包子便吃起来。

  他本就没甚么打算,不过是为了朝廷为了修齐才离开皇宫。他神色有些茫然,怔怔地发了会子呆,忽然想起从前和修齐顽笑时说的话来。

  待将来,我们去南边儿瞧瞧,买个小院儿,架上竹木篱笆,院儿里就养几只小鸡小鸭……

  他们虽是晓得自己离不开皇宫,然而心里总是许些希冀,纵使只是一个梦,他们也觉得满心欢喜。

  行止轻轻笑起来,既然这样,他便往南方去罢。他永远不是一个人。

  修齐永远在那里。在他心里最深的地方。

  行止瞧着天色渐渐明了,晨露沁出在路边的荒草枝子上,布袜青鞋也是被露水沾湿了大半。行止原是想着租辆车子一径南去罢了,只是出城的车马虽多,然多不携人的,他又不很晓得这些事情,因着是一头雾水。更何况他也晓得修齐的为人,现下仍旧是瞒着他,恐怕过不了半日修齐心里便会生疑,适时若是遣人出了来,岂不更是满城风雨,闹得人尽皆知的了。

  他本就忧心修齐,此事又关系国之根本,他怎么肯让自己威胁到修齐。他自己也知道,只要见了修齐,他会……他会舍不得的,他怎么舍得下他的修齐呢?

  行止轻轻叹了叹气,他也没甚计划,只是想着随缘罢了,因此也不多在城外逗留,拎起行礼便一径缓步前行了。

  他行行停停,瞧着满路上的风景,一抹疏林,一径长路,一道长云,一畦秋田,还有孤身一人。

  行止走了这许久,日头竟已盛烈,灿灿地晒在他的头顶子上。他心里头本就不爽利,这些天大大小小的的事情间杂在心头,打从修齐病了,又与修齐谋划朝事,到慎王爷说出他的身份来,一件一件就从未歇下去。他的心里仿佛是堵塞许久,又在太阳地儿里行了这许久,行止也觉得有些眼花。

  行止在路边儿的树荫子里站住,打算停下来歇歇脚。晨起时露重雾寒,他冻得手脚冰冷,这会子日头烈起来,他倒是又出了一身薄汗。这会子猛地站到树荫子里头,他不自主地打了个寒噤,猛地打了个喷嚏出来。

  行止揉一揉鼻子,又有些忧心。他万万不能病的,在外面大夫如何暂且不讲,他手头哪里有那些银子来糟蹋了。

  他心思不定,忽然想到,若他是皇帝与他娘亲私生之子,为何姨母仍旧是那般亲热的?更何况他的姨母又是他的伯母……不,不是了……他突然想到,打从一开始竹沥便是教他唤她作姨母……想来竹沥也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