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声咽_作者:楚遥(46)

2018-02-25 楚遥

  太后只瞧了一眼,便是心疼得不能够了:“孩子……”她的声音颤抖着,“不然母亲又能如何?”

  修齐眼泪漱漱地流出来,又滚滚地落下去:“可是,母亲,你教行止又能如何?”

  太后猛地向前一步:“那你要置大宣的天下于何处?”

  修齐皱起眉毛,睁大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用力说道:“母亲,此事有什么可怕的?难道行止会觊觎这皇位?我甚至可以性命担保,行止如何也不会!”

  太后道:“难道哀家不晓得行止为人吗?如今朝堂方定,哀家虽深居后宫,前朝之事也是略有耳闻,只是面上风平浪静,下面却仍是波涛暗涌,若是有心人知晓这些,你又将何如!”

  修齐哭道:“儿子身端行正,自然不会怕那些!”他的手指紧紧攥紧了门框,恨不得要剜出深深的痕迹来,“母亲,请你告诉修齐,行止到底哪里去了!”

  太后瞧着修齐几乎是失了心智的模样,心里万分难受,终究只能是无助地摇头道:“孩子,母亲也不晓得。”

  修齐一下子失去了气力,猛地便跌在地上,伏在袖子上便呜呜地哭泣起来,口中呜咽,旁人却是听不清,只是那声音当真是让为娘的她肝肠寸断,心痛不已。

  修齐猛抬起头来,眼睛里闪烁着异常疯狂的光芒:“无论如何,我都要找到他,天涯海角,我都要找到他!”

  第34章 第十四章 疑窦丛生(1)

  第十四章 疑窦丛生(1)

  却说行止同符清榕一路南去,看着南地的风土人情只是赞叹不已,高兴之余却总有些郁郁,只想着若是修齐能瞧见这番景色便是大好的了。至更深露重,行止更是辗转反侧,几不能眠,心下总默默念着修齐安好,一夜总睡不得安枕。

  清榕在密州也算是颇有些人情,年少时走南闯北的,因着喜欢密州景色,便请些人在密州开了几间铺子。如今已是十月情景,本应是回家的时候,只是他却不安生,虽是好交际,只是多烦恼年下诸多事宜,家里情形又是教人烦躁,这才早早地躲出去,打算先回密州住一阵子,顺道贩些南地的香料等物事回京来卖。

  清榕本就不是藏奸儿的人,这一路上又细细对着行止讲了大半的生意经,行止也觉受益匪浅,两人相交甚笃,便不再拘泥,直是以兄弟相呼起来。清榕说话很是有趣味,将这些年的趣事捡出来细细讲给行止听,行止却是颇有所得。

  当日符清榕出京时,家里的丫鬟婆子细细打点了半天,行装物事整理得完善,他身边便是跟着两个护卫、两个小厮、两个家仆外加素日打点他家铺子的两个总揽,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打点了坐骑车马,这才上路来。清榕原是骑一匹高头大马,后怕行止不自在,便一齐坐上马车,往南行来。

  走了大半月,行程业已过半。这日正是到了临淮地界,此地景色秀美,众人出了城正好到这郊边儿下马歇歇脚。这一路来,行止处处留心,见清榕走至某个境地便做起不同买卖来,心里着实是多有佩服之意的。他们自小读书识字,太傅教导,心里本对着行商之事固有些偏见,如今看来,当真是另有一番本事才能做得大,心胸愈发地开阔起来。

  行止身边没有伺候的人,清榕原是想着先让他将就将就自己的小厮,行止却是不肯。他一路出来,哪里还有什么身份地位,因着甚将尊卑看得轻了许多。他也不要旁人伺候,自己慢慢做来,却也是好了许多。

  行止与清榕同立,负手瞧着郊边儿的山林,笑道:“先时只听得老师讲这大宣山川景色,心里多向往之,只是终究没有料想到,竟能有亲眼见到这一日。”

  清榕原就是颇多疑虑,他本就听舒朗说道行止的身份不是一般,头先他只猜测他是离家出走,如今目睹交谈,却觉得此中却有隐情。只是他素来尊重人家,虽是好奇,然而人家既然不愿多说,他也未再多问。

  清榕笑道:“密州的山水景色才是大不同,虽说是各处有各处的意思,我还是偏好密州的多。”

  行止笑起来:“榕哥儿这样说,当真是教我好奇这密州情形的了。”他略略沉默一下子,“我晓得榕哥儿你也是对我颇多疑惑,其实就连我自己,都是颇多疑惑。”

  他露出一丝苦笑:“榕哥儿,我在京城长大,说白了也多是运气,如今形影相吊,所幸遇上你来,我当真要念一千句阿弥陀佛了。”他说至此,又想起从前与修齐顽笑的话,心里不由一酸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