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声咽_作者:楚遥(52)

2018-02-25 楚遥

  行止忙作揖笑道:“恭敬不如从命,归林居的吃食是精致极了,想了归云轩也定是个绝妙的地方。”

  清榕听这话很是受用,眼睛不由笑弯起来,正想说甚么,忽听伙计敲门道:“爷,外头有人求见你。”清榕在密州交际也是甚广,笑道:“当真不巧,我这里两位贵客,我且去同他们说明了再回来不迟。”

  行止忙道:“待我们何必这样见外,你只去忙你的便是。”

  清榕笑着歪歪头道:“哪里是什么要紧的事,我登时便要回来的。”一面说着一面忙忙地吩咐伙计先将那些拿手的菜式上来,这才歉意地去了。

  行止和临安两个都不善与外人交际,只是这一路下来对彼此的脾性都有些许了解,两个人虽不说话,气氛却也是融融,并不尴尬。

  行止因不知外头的事情,问道:“临安兄,到了密州你有什么打算的?”

  穆临安笑道:“我素来不喜拘束,手里有钱就花,没钱就节缩些,成日也没甚正经事做。”

  行止道:“临安兄为人侠义,这些哪里不是正经事?只是个人志向不同罢,我倒是顶想像临安兄似的这般潇洒恣意,只是没有临安兄这一身本事,白教人耻笑了去。”他不过是说个顽话,自己说着便笑起来,穆临安听了也不由笑起来,两人现下无酒,便对饮一杯清茗,直觉清爽自在。

  行止又道:“只是行止有一事当真不明白,还望临安兄指教。”

  穆临安笑道:“行止兄但说无妨。”

  行止细细问道:“多听说临安兄行侠仗义,难道天下无道?为何众生疾苦?”

  穆临安叹息一声:“我原也料想不到。原来我也是世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当真是看透世间人情冷暖。此后四处游历,更是看了世间百态。”他原不是话多之人,只是行止问的恰是他心头所好,因此说起来更是快意。

  穆临安长叹道:“我记得那一年洛地闹了荒,我偏巧到了那里去,那番情景直说是人间地狱也不为过。”他越想越觉可悲,“易子相食,人吃人都是常态,那灶前都是森森白骨,教人不寒而栗,这人不是饿死,便是被人杀死。”

  往后的话他再说不下去,行止眼前仿佛就是那情景似的,他冷冷地打了个寒颤:“我只当书上写的早已久远,难道本朝本代竟还有这样的事情?”他皱起眉来,“那年的荒我也记得,朝廷不是拨了大笔的银子去赈灾?那时我虽不大,可也是记得当时银子花的流水似的,怎么洛地仍旧这样的情形?”

  穆临安听了这话,咬牙恨道:“朝廷的银子不过是一层一层又回到那些人口袋里头罢了!这些银子哪里能真到这些穷人嘴里去?这一层层的官员,只晓得自己钱袋鼓不鼓,旁人的生死,尤其是这些平头百姓的生死,他们哪里会搁在心上!”

  行止听了这话,心凉了大半,原来天下乌鸦一般黑,修齐无论做了什么,到了下头,都被这一层层的蛀虫给啃噬光了。他叹息道:“普天之下,难道就没了清官了么。”

  穆临安道:“清官自然有的,只是清官多家贫,这日子过得却是同平头百姓没甚么两样,因此清官才是屈指可数。”

  行止道:“即使清官家境尚可,这想贪的总要是贪。这人性注定这样,哪朝哪代也少不了贪官了。”

  穆临安安慰他道:“行止兄不必灰心,纵使天下无道,咱们这样的人只要有,这天下总有希望的。更何况,咱们这位皇帝到不像是什么平庸之辈,好日子还在前头呢。”他笑一笑,“我这人偏激些,素来这样惯了,不过我和京里一些世家子弟交际,虽然总有些无用的,然而大志者也非少数,只盼他们出淤泥而不染罢。”

  行止点一点头,道:“正是。”他往外瞧了瞧,笑道,“榕哥儿去了这样久还不回来。”

  临安道:“他倒是一心交际。”两人正说话,忽有伙计叩门道:“两位爷,我们大爷请二位下去瞧瞧呢。”

  行止奇道:“嗳呦,这位又有什么事啦,咱们去瞧瞧也好。”

  临安冷笑道:“兴许又是引荐这个那个,他做这种事倒是得心应手。”

  行止笑道:“清榕一片热忱,咱们顺着他就是的。”

  穆临安笑道:“罢了,那咱们就下去瞧瞧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