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好,儿玉。这正是我们所要的。未来将会是一场艰困且持久的消耗战争。届时必须拥有庞大的资源、资金来支撑这场战事,来赢得最后胜利。唯有像德川家康大将军那样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得到最后胜利,一统天下。」
【注:德川家康(Tokugawa Ieyasu, 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江户幕府,也称德川幕府的创始人。江户时代自1603-1867年。】
「儿玉,天皇和这个国家现在须要你的帮忙。」
从金枝严肃的表情中,儿玉明白这绝对是项可以足以名垂表史,入伺靖国神社的任务。他眼神坚定回望金枝,毅然点头。
【注:靖国神社位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北的一个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国战死的军人或军属,绝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兵及殖民地募集兵,其中并包括14名甲级战犯,使得神社备具争议性,被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
金枝从西服口袋中拿出一个小巧精致的黑色雕花竹筒递给儿玉。儿玉双手恭敬自金枝手中接过竹筒,小心打开,里头是一张地图。一张以片假名及汉字标示着坐标方位的古地图。
「这是张……江户时代的中国古地图。」
「中国地图?我还以为这是张日本地图。」
金枝的回应叫儿玉略显意外。
金枝没回答儿玉的问题,接着开口:「儿玉。你对……丰臣秀吉大将军的生平知道多少?」
【注:丰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hi,1536年-1598年。继室町幕府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战国时代大将。法名国泰佑松院殿霊山俊龙大居士。统治时期1582年-1598年。以他的城堡名称命名为桃山时代,某些学者认为桃山时代直到1603年德川家康接任征夷大将军,建立江户幕府为止。】
「先生。我想应该没有日本人不知道这位统一全日本的大英雄吧?他也是我个人最崇拜的偶像。秀吉大将军永不服输的毅力,从一个贫穷出身的贱民,翻身成为一统天下的大将军。以中国的俗语来说就是……『英雄不怕出身低。』」
事实上,出身没落士族的儿玉自懂事起,便把丰臣秀吉视为自己的偶像。期盼有朝一日,能做上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因而毫不掩饰对丰臣秀吉的崇拜。
「儿玉。那么……你对大将军在朝鲜用兵的事情应该也很清楚?」
「您是指……文禄庆长之役?」
【注:文禄庆长之役1596年。丰臣秀吉借口朝鲜未派人致意,二度遣兵入侵朝鲜。日军盘据釜山,进逼汉城。其后中国明朝派军入援,日军陷入困境,被迫死守于海岸各城堡。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于伏见城逝世,享年62岁,侵朝日军在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逐步撤军。日本称这次入侵朝鲜的战争为文禄庆长之役,朝鲜称为壬辰倭祸、壬辰卫国战争,中国将其归为万历三大征之一。】
金枝摇了摇头。
「事实上,大将军曾经两度征伐朝鲜,文禄庆长之役是后来的一次。第一次在四年之前(1592年)。但这两次征伐,都因为受制于中国明朝出兵阻止……所以未能成功。大将军对此视为生平的奇耻大辱。所以,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挥兵西进,打败明朝,称霸中土。事实上,这个想法早自秀吉的主子---织田信长公……在世时便已经有了。后来……要不是发生了「本能寺之变」。也许后来挥兵……朝鲜及中国之人……便是信长公……而不是秀吉。」
【注:织田信长(1534年-1582年6月21日)是活跃于日本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于1568年至1582年间,作为掌握日本□□势的领导人,推翻了名义上管治日本逾200余年的足利幕府,使从应仁之乱起持续百年以上的乱世步向终结。在日本历史上,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并称「战国三英杰」】
【注:本能寺之变发生在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年6月21日),织田信长的家臣明智光秀于京都附近的桂川叛变,讨伐位于本能寺的织田信长(1559年起出仕幕府)及其后继者织田信忠,逼使两人先后自杀。本能寺在事变时发生火灾,令信长葬身火海且尸骨难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