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_作者:猫太婆(13)

2018-02-16 猫太婆

  终日的不安和焦虑,直到事情出现了转机,大椿刚被拒婚,雪夫就向羊太爷提出,想长留的打算,想在本村开芽建宅,落地生根。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雪夫来此游玩时送给老太爷十五金当做酬金,在此游玩期间参与劳作,分得食物也属常事,但要在此村落地生根,就是另外的话了。

  夏后羊氏住居在此八十余年,怎会容下外姓人?

  雪弟想长留此处并未与大椿商量过,但既然雪弟提出了,大椿是拼了命也要留下雪弟的。

  羊太爷不便直接拒绝,只有招集族人开会,居住在祖屋里的叔伯都来了。

  大椿将神鸟的供品米粮给炒制熟了,端给叔伯们做开会时下酒之零食用,这般无事献殷勤的作派,叔伯们自是看懂了大椿是站在哪边的。

  每一位叔伯都是村里有身份里的,往小了说,每位都是自家一家之主,往大了说,每位都是族里得高望众的长辈。

  叔伯们大都是有军功在身的,既便无军功的,也有儿子正在军队里挣军功,谁都不怕谁,谁的话都重要。

  众人都有一个疑问,雪夫若长留在这里,家人如何安排。

  雪夫拿出一封简短的家书,上书道,妻阴氏患病去逝,弟已成年,想代替长兄从军,弟很渴望立军功,阿爹也在军中,阿娘有弟媳妇照顾。

  短短家书交代了雪夫的家人情况。

  雪夫还有个小两岁的弟弟,秦军征兵,两丁抽一,雪夫已经从军三年,现闲赋回家待命,小弟想代兄出征立军功,这也是布衣百姓家常有的状况,兄弟轮流出征。

  雪夫的父亲还在军中未退役,家里只有母亲和小弟的娘子作伴,侍奉母亲本就是儿媳妇的事,若非病危,外出男儿不会轻易回家。

  叔伯们了解了雪夫的情况,才相继回屋讨论此事,自然是要避开外人的。

  都是大嗓门,争论起来各不相让。

  反对派认为外姓人不可留,咱夏后羊氏虽是落魄士族,曾经也是豪门大家,又不是山野之人,留客多住些时日是可以的,但要长住,不行。

  赞成派认为留有留的好处,士族落魄了,各家自立门户,单门独户的男丁外流的机率大,收留外姓人定居是时间问题,既然迟早要走这一步,晚留不如早留,先下手为强,将外流壮丁归纳于本村很好。

  羊老太爷始终不发一言。

  再继续争论的结果,既然要留,须给个期限,不能留个莽夫给我夏后羊氏闯货,须得考验一下是否合格才行。

  如何考验又是一个问题,羊丙道:“雪夫与黑夫有袍泽之情,又与大椿合力杀熊,勇者,自是不用再考武艺了,余下的考验,当然是智谋。”

  众叔伯们坐一圈上首,招来雪夫站在堂下,很有一副三堂会审的架势。

  羊丙念题:“听闻雪夫也出身士家门阀,请问雪夫,对大秦改制士家有何见解?”

  大椿暗惊,这道题目出得很大啊,不管怎么答,都不可能如人意,因为每人都有每人自己的想法。

  雪夫想了想:“商鞅君主张以强攻强,例如夏后羊氏和我白氏就属强民之典范,士家被削弱,将其化整为零,分别单立门户,就弱化了。强民多,我秦国弱,弱民多,我秦国强。”

  羊丙心里暗惊,未料这孩子才二十来岁,竟有这般见解。

  众叔伯大多怀念家族惜日荣光,想当年夏后羊氏乃一等一的大家族,现今全都分了户,被拆分数十户,农田,金银都随之分为几十份,表面看,每户分了不少,至少比贱民家底殷实数倍不止,但实则无法抱团,消耗巨大,外强中干。

  夏后羊氏要想回到往日繁荣,不缺男丁,只缺一个足智多谋的族长。

  作为未来族长的羊大椿,勇者无惧有之,深谋远虑不够,若留下雪夫做为大椿的师爷,遇大事从旁提点,族人的未来,需要这样的良材。

  叔伯们各再回屋关门交流一番,竟意见出奇相同,除了两人中立,其余都赞成留下雪夫。

  羊丙正色道:“雪夫若是女子就好了,直接嫁给大椿,从夫姓。”

  大椿又脸红了,丙叔怎当众提起这件事,但,若雪弟当真嫁给他,其实也挺好的,从夫姓就是自家人了。

  丁叔出来宣布结果,族人同意与雪夫定个君子条约,雪夫在此暂住一年。

  就以一年时间为限,一年后,咱们就签字立契让雪夫永驻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