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瞒夫君,罪加一等,该罚。”许三碗一脸正色。
李秀兰板着脸,看似生气。许三碗哄他半晌,才收敛了怒气。后知后觉的羞红脸,低头不看许三碗。
张大天手上拿着不少东西,全是方颖买的。这小公子不知是没出过远门怎的,看着大街上随便一个小物件,虽装模作样,一副不在意的模样,只是掏了银子让张大天去买。
“这个猴面具你的。”张大天买好后给方颖,方颖折扇一抵,微眯眼道“二当家莫不是糊涂了?”
张大天纳闷“不是你让我买的?”
方颖疑惑“何时?”
张大天气急,拿他无法,只好把猴面具挂在自己脖子上。
“二当家不如戴上试试?”方颖一旁笑道。
张大天取下脖子上的面具,一掌按在方颖脸上,方颖不备,竟着了道。
“哈哈哈,我看还是方大公子更合适!”张大天大笑。
方颖也不恼,取下面具拿在手中,展开扇子扇一扇。张大天被那风一吹,鼻子发痒,打了个喷嚏。
“咕噜”一声,张大天捂住腹部,腹中翻江倒海,他才明白方颖刚才所为。也来不及责问,先找店家借间茅房,待出来后,脚步微微有些轻浮。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张大天只得认命跟在方颖身后,成了方颖的跟班。
二人几乎逛遍了半座城,方颖依旧兴致不减。听凌轩阁的店家说,城南一条巷子里,有一老翁,酿酒极佳。方颖好奇,但人生地不熟,劳烦店家带路,同张大天一同前往。
“让开!”一声大喝,伴着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不远处一群身着官服的士兵横冲直撞,从方颖身边飞驰而过。
一路上有好几处摊贩的摊子被掀翻,却没人敢拦下他们,只能默默忍受。张大天看不过,想出手,被方颖止住。
他转身向店家道谢,付了些银两,提着两罐酒,道“二当家,在下看天色已晚,不如我们先回寨子。”
张大天难得没唱反调,神色郁郁的点头。
“那些应该是官府的人。”方颖道。
“不是县衙门的人。”张大天皱眉“我们快些回去,我担心这群人是冲着许家寨去的。”
☆、第四十一章
张大天与方颖比那群人先回寨中,匆匆和许三碗说了见闻,李秀兰心里一紧“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和秀梅的缘故。”
许三碗沉思片刻,道“不必慌张。他们初来乍到,什么也不熟悉,断然不会选择在夜间行动。再说许家寨地势险要,机关重重,鲁莽行动,未必有好果子吃。”
四人点头,张大天想想,也觉得在理。
“既然这样,以防万一,今晚先安排几个人把守。一有突发情况,也能及时反应。”
果然如许三碗推测的一般,那群官兵并未在夜间动手,一夜风平浪静。但是许三碗也没有掉以轻心,他与秀兰大喜在即,不能因为这一点差误耽搁。
李秀兰一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第二天顶着张憔悴的面容,眼睛周围乌青一片。许三碗看的心疼,命人煮了鸡蛋,给李秀兰敷眼。
“又不是被人打伤的,这有什么用?”李秀兰啼笑皆非。
“那……”许三碗提议“不如兰儿再去歇息一会儿?反正今天也不用听媒婆唠叨。”
李秀兰有些许心动,可日照三竿,未免太不合乎礼数了。
“没人敢嘴碎。”许三碗看出李秀兰心思,道。
李秀兰摇头,剥开那个派不上用场的鸡蛋,分成两半,单单把蛋黄抖进碗里,递给许三碗,自己几口吃下蛋白。
“……”
许三碗接过碗,晃了晃里面浑圆的黄色小球,考虑一二,搁在一旁没有入口。
“大当家!”门外有人喊。
“什么事?”许三碗一口解决掉碗里和着蛋黄的粥。
“山下围了一大圈官兵,个个都带着刀,吆喝着要见您。”喽啰答。
许三碗操起挂着的大刀出门,转身对李秀兰道“和秀梅待在寨中,不要出来。”
许三碗站在山上,往下眺,果然来了不少官兵。看官服样式,不像县衙门的人,指不定是别的地方来的。
“让你们当家的出来!”站在前台的官兵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