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宗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笑了笑,继续去摘他的莲蓬去了。
谢松青因为衣衫都湿透了,也不好再在学生面前继续讲课,就把荷叶都发给了他们,让他们先拿回家自己观察一下,然后写一些自己的所闻所感,他则回到自己的小院换衣服去了。
一天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在晚上的时候谢松青给鸡、狗喂了食之后走到院门儿那里准备闩门时,看见门外的地上放着一堆莲蓬,少说也有上十个。
谢松青联想到白天时发生的事情,也就想到是谁送的了。他那是也只是一时气恼才发了脾气,看到这一堆莲蓬还挺不好意思。
这个傻大个,大概是想通过这种做法向他道歉吧!“怎么像个小孩儿似的,白长个儿不长脑。”谢松青自言自语的,再将莲蓬尽数收起来后谢松青这才关了门。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发现吧,这食欲就像是一只蛰伏的野兽,你一点荤腥不让它闻着他就一直没啥事,你让它尝了一点甜头就完了,放出来了……
第12章 丰收
时至仲夏,稻穗金黄的在田里笑弯了腰,李家村迎来了一年来最忙的时候。在村子里,大家都是邻里乡亲们,每每到了要收稻的时候,大家都会相互帮忙,今日你帮我家割,那我下次就帮你家割,互相轮着来。
李耀宗家田地多,平时也花了心思在地里,地里的收成很是不错,故这农忙时村里帮着割稻的第一家就是他们家。
天儿刚刚亮,叶子上的露珠都还没干呢,李家村已经聚集了不少来帮忙的乡亲。
李杨氏在厨房忙的热火朝天的,这收粮食是头一件大事,不吃饱咋能有力气干活呢。
这干农活消耗体力,所以李杨氏在吃的方面一点儿都没含糊,自家种的糯米煮了一大锅糯米饭,这糯米饭特糖分高,特管饱。还有玉米面和老南瓜一起蒸的南瓜饼,香喷喷软糯糯。配菜也不含糊,特意在集市上割的三斤酱牛肉,三大盆足足量的肉末烩豆腐,铁锅茄子,辣椒炒肉片。
村里的汉子们都感慨李杨氏手艺好,吃的啧啧有声的,李杨氏看着也高兴,累了一大早也不觉得有啥了。
“娘,咱家的镰刀你都给泡水了吗?”李耀宗吃完了饭,抹了抹嘴角的油,问到。
“这还要你说,昨天就给你们弄好了,就在水沟里泡着呢。”李杨氏手里不停忙活给邻人盛饭,头也没回的说。
“乡亲们,你们都自己带了家伙事儿没。”乡亲们都说带了。
“那行,你们先吃着饭,我先去田里干着活,你们都知道咱家田在拿儿吧。”李耀宗将短衫扎进裤子里,将裤脚用麻绳捆起来,拿了镰刀就准备上田里了。
“哥,你等会我,我也吃完了,咱俩一块去。”李耀祖将碗里的几口饭尽数扒干净咽下了肚,匆匆的就要和李耀宗一起出门。
“行,爹,我和三弟先走一步,你们慢点吃,都吃饱了,别饿着了。”李耀宗笑着打了招呼就带着弟弟往田里去了。
东来河下,太阳已经从东山后慢慢的探出了半张脸,李耀宗带着弟弟正挥洒着汗水割稻,李耀宗力气大,干活又卖力,这不一会就割了一大块儿了。
李耀宗边割边把手里的谷穗按一定的量的用干草缠在一起,放在了田埂上,到时候方便后面的人运回去。
李耀祖年纪小,力气也小很多,手脚没有哥哥那么利落,但胜在干活细致,割过的稻茬齐齐整整的,地上也没落下过一根稻穗。
李耀宗看了看弟弟那精细的样儿,不由得取笑他“三弟,你这活做的,比大姑娘绣花还好看。”
李耀祖听了也没恼,擦了把汗,继续慢悠悠的干他的活。不一会儿,李富和村民的都过来了,都互相寒暄了一会儿后就认真的干起了活。
都说这人多好办事,这句话确实不假。村民们大多是有多年务农经验的老把式,割的都挺快,也各有各的分工。
割稻的一波,挑稻子去晾晒的又是一波,累了就相互换着来。一大波人都是井然有序的,干活干的特别利落。
这一上午就足足割了两三亩地,到了饭晌,李杨氏带着两瓦罐的凉茶来看他们,顺便叫他们回家吃一趟饭。这凉茶李杨氏是隔一个时辰就给他们送一次,可还是供不应求。
李耀祖一看到水就赶紧扑了过去,这一上午可把他累着了,嗓子眼都好像在冒烟,灌了好大一碗茶下去这才觉得舒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