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匠与小农夫的田园生活_作者:山林季繁(3)

2018-02-15 山林季繁

  李耀祖今年才15岁,在李家排名第三,他上头还有一个二姐—李淑,李淑18岁,已经嫁人了。下面还有一个刚满9岁的幼弟—李耀荣。

  李耀荣可起不了这么早,此时正在房里呼呼大睡呢。

  “这几天雨水本就偏多,昨儿偏偏又下了雨,刚点下的稻种怕是要淹到脖子处了。你们两个快点吃,吃完了把那几亩水田的水放放,别让小苗沤着了。”李富边吃饭边交代两个儿子。

  “行,放心吧爹。”李耀宗说话间已经拌着酸萝卜把那一碗粥几口就呼噜下去了,让李杨氏给他盛再了一碗,又泡着两三个菜饼子吃了这才觉得肚里有了货,李耀宗抹了抹嘴唇,满足的放下了碗筷。

  “爹,你昨晚上泡了锄头和铲吗?我吃完了,先拿着去田里看看。”李耀宗向李富问到。

  “嗯,在我们家后头的那个水沟里,我泡了三把锄头三把铲子你都拿上先去田里看看吧。”李富说完也放下了碗筷,吃的差不多了,该干活了。

  李耀祖吃的稍微慢一点,李富看看二儿子那斯文样子摇了摇头,嘱咐了一句小儿子早点去田里别偷懒后就换上草鞋背着手去田里了。

  第2章 村史

  第二章

  李家所在的地方叫做李家村,隶属于双旗镇,再往上就是东洲县了。

  他们的国家叫大燕国,现在是大燕28年,在这个国家农事是很重要的,是普通人生存的根本,也是国家收取税收的主要保障。

  李家人自祖上起就勤劳肯干,本只有村里分下的二亩水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涨到了三十亩。可别小看这三十亩水田,李家村地处南方丘陵,山多田少,李家有这些田可以称得上是富裕人家了。

  根据以往的习惯,李家首先要去西山脚下的那十亩连着的上等水田检查一下,然后随着西来河一路往下劳作。李富家田多,为人也热情,平时也爱接济一些村里的穷户,因此李富颇受人尊敬。

  去田里的路上碰到很多匆匆赶着去自己家田里干活的村民,他们看见李富无不大声和他打招呼,李富也笑嘻嘻的和他们打招呼顺便说几句家常话。

  “李大叔,去做活啊,刚刚看见耀宗了,可真是个结实的小伙子,定亲没?”同族的李铁柱笑嘻嘻的说。

  “哎~说起这事我就急。年纪也不小了,就是当兵去耽误了婚事,还没找着对象呢。”李富叹口气道。

  大燕国虽建国已经数十年,国力还是非常强盛的,可南边有个小国家叫做南漠的,总是时不时的弄点小麻烦出来,东戳西打的,对大燕的边境地带的居民来说也是苦不堪言。

  所以,大燕国实行征兵制,家里男丁多的,自愿参军,三年为期限。在此期间,国家会免除参军者家中的赋税,还会给一些补贴。

  虽说李家并不缺交税的钱,可李耀宗从小就爱舞枪弄棒的,内心有一颗火热的从军梦,再加上他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热心肠,看着国家被南漠那么个弹丸小地欺负李耀宗心里气的恨不得立马上阵,杀他个片甲不留才畅快!

  李耀宗刚满16岁那年,大燕国新一轮征兵的黄榜贴到了镇上,李耀宗喜滋滋的揭了榜,此后三年就在军队里呆着了,前几个月才回。

  在外三年,家里人只盼着他早日平安归来,什么说亲,定亲一概没想。再加上村里适龄的女孩儿家里也有思量呢,虽说南漠是个小国,可也不能就此轻视他们的军事实力,打仗都是说不准的,谁活谁不活那都看运气。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若是将自家女儿与李家定了亲事,这李耀宗在这三年间出了什么意外,那不是耽误了自家闺女一辈子嘛。

  于是,李耀宗从军归来已经19奔着20去了,还没定着亲,李富两口子都有些着急了,可李耀宗却大大咧咧的不当回事,说着什么一切随缘。

  其实从李耀宗回来到如今这小半年,有不少热心肠的婶子想给他说对象,可李耀宗或许是在军队里看多了生死离别,反倒不愿意将自己的生活与一个陌生的女人捆绑在一起。

  再加上在军队这三年性子养的越发野了,也就不愿意过束缚的生活,所以一直说不着急不着急、看缘分看缘分,把那些上门说亲的通通回绝了,没少伤一些热心大婶的心。

  “你忙着去吧,我还得去田里呢。”李富叹了叹气,对李铁柱说了告辞后,脚下飞快的往自家田里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