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孤松开他仰天大笑,大约是急火攻心又吐出血来。
“萧琮邑,你现在满意吗?应该不满意,我没死。”
萧琮邑泪流千行,无语凝咽,不再是威风凛凛的帝王,像个可怜的少年,任由打骂不还一句。
李孤用剑支住地,一身飞跃天准备离开,离开这个伤心之地,永远不想回来
只是那身子飞跃半空,弓腰弯曲重重摔了下来,萧琮邑两步并作一步接住他才没摔在地上,直接昏了过去。
萧琮邑搂着他快哭昏过去。
皇帝生气,勃然大怒。
一般站在权威顶处的人,即便知道自己有问题,还会迁怒于人。
打的赵癸将军半死,亲自上去抽鞭子。
不过萧琮邑知道分寸,打了个不能动弹并不要命,还要他三天内把剩下李孤没杀死的两人追回来,详细调查背景。
云州七人当然是就是当年李孤血洗曹家时候留下的人,高远自然也不是高远而是曹远,不过这七人中并非全是曹家人,其中三位是,其他是曹家少爷的心腹追随,他们个个武功高强,不联合起来也算是数一数二的高手。
他们两家的恩怨追到北边国家周武帝时候,当年李曹二家在朝堂大臣高权在握,与帝皇联亲,势力极为庞大,以李家最甚。
李孤的曾祖和曹远的曾祖同朝为官,皇帝颇为宠爱的两位臣子,他们之间有摩擦但是关系还算不错,李家为武,曹家为文,君子动口不动手,都算是正大光明的人。
武帝立意要改革,私下与他们俩也商议许久,最终是想让两位卿家先朝堂提议起头示范效应。
李孤的曾祖准备的很充分,事无巨细,条条框框说的很清楚。曹远曾祖也随着皇上的心意表示附合。
不料不知为何曹远的曾祖突然反悔,哄骗皇帝李孤的曾祖居高不知收敛违反朝纲,列出五十大罪状。
皇帝本意不想杀他,却不想朝廷之上群臣激愤,逼迫皇上下旨斩杀。
李孤高祖死后,本来家族是可以支撑,因为李孤的三位爷爷全部武功高强为国汗马功劳之人。
却没想到一同遭遇灭顶之灾。
曹家控制兵权,武帝突然病逝,扶持自己女儿的儿子做傀儡皇帝,斩杀屠尽。
一百多口人,最后流窜四处,那刺杀程度是不想留下一个活口。
就在那时李孤的姑祖父李长卿离开修道,不与为武。
李家世家都是武人出身,个顶个武功高强,曹家怕寻仇,整个大周挂满悬赏头像。
一个家族几十年的光景轰然倒塌。
叔父和二姑祖李孤的爷爷卧薪尝胆十年,一夜之间杀尽曹家府内大半人。小皇帝长大又不甘心被傀儡,趁机夺回兵权,曹家就没落。
同样灭顶之灾,于是曹李两家世仇结怨开始。
李孤自幼被两位叔父父亲教授武功,他又聪明,学的飞快。不知是不是良心不安,过了三十年姑谁也没想到祖父李长卿修仙得道活那么很久,在李孤十二岁左右全部传给他。
后来教授萧琮邑的东西都是皮毛之下,防身所用。
没多久,李孤的父亲叔父尽数被曹家所杀,为躲避追杀曹家搬到云州大梁。
他与母亲躲在大漠生活几年,本想安稳度日等李孤长大。
一日回家见母亲穿肠破肚,死状极惨。
就那么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发了狂,只身到云州杀尽曹家人。
他的命运从出生就是如此,复仇杀人,仿佛永远不会停歇,曹家的人杀不尽,李家的人也杀不尽,世道轮回,三四代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可这世上曾经辉煌的家族用尽几十年的时间真的只剩下李孤一人了,他死了再无其他。
曹远是被告知皇帝去长泰寺静修时有人出手,出手武功和当年屠杀曹家颇为相似,前去跟踪,那魔鬼一般模样再装饰的华丽温和就算十多年过去,依然记得清清楚楚。又看出皇帝和他关系非同一般。当即回去寻人,想了万全之策,通过赵将军进宫过来,伺机刺杀。
赵将军逼到这个份上才快马加鞭从周朝寻得一人方才说尽两家恩恩怨怨,萧琮邑听后拿起玉玺狠狠砸了下自己的手。
心痛加难受。
曹家与李家都一样,孩子就是为复仇所用,李孤是正统习武,起早贪黑打基础。曹家全部西域邪功,速效而狠毒。
一人两人不是对手,七人西域绝顶高手,再厉害的人都支撑不住,何况李孤很年轻根本无力抵抗,能全身而退已经是强大意志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