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思_作者:白刃里(18)

2018-01-28 白刃里

  肃帝扬了扬头,太监意会,将信使召进御书房。

  信使风尘仆仆,一进屋便跪下,低头双手呈上信报。

  皇帝并未回头,信使身边的一位文臣便接过信报,拆开与屋内诸臣子传阅,而后面色沉重道:“陛下,晋国的消息,尸首的特征,与那小皇子并不相符。”

  这文臣正是燕国右丞相李岑。

  一直看着窗外的皇帝这才转过身,不急不缓走到书案后坐下。

  李岑继续道:“所以晋国小皇子也许还活着。”

  屋内一时静默。

  肃帝身形笔挺,风骨遒劲,有文人的清癯骨架,面目清朗,眼睛深沉,身上气势隐隐压制着众人。

  “萧执”,肃帝唤道。

  一名身着武服的少年上前一步,正是燕国萧氏神影卫这一代的统领萧执。他抬手一礼,道:“臣在!”

  “去寻他”,肃帝陈濬吩咐道。

  这位燕国皇帝的脸上没什么神情波动,一双眼如沉水,简短几个字却清晰有力。

  也正是这一天。

  汴州绵延如伏龙的金戈岭内,一座无名高峰的山腰处,一片隐秘的寨子里来了不速之客。

  寨子内木制房屋错落,位置隐蔽而巧妙,林木环抱,可从山腰处绕转不远便可上一条山道,但平常极少有人能发现此处。

  虽然看起来是世外桃源,内里却是汴州悍匪的营地,那日半路杀出来劫掠晋国使队的悍匪,正是这寨子里的。

  此刻正是傍晚,山里气息凉爽,太阳快要落到对面的山尖,光芒是暖融的橙色,飞鸟归巢,万物宁谧。

  而寨子里却是极其安静,素日里喝酒吵闹、舞枪弄棒的喧闹全然不见,空余鸟鸣风动,仿佛一座空城。

  院子里有一口井,一个高大男人打了水,洗去手上鲜血,又用湿布擦拭沾血的长剑。一匹骏马被拴在井边,闲闲甩着尾巴。

  不远处一颗高大梧桐在夕阳映照下如同镀了金辉,树下桌凳随意摆放着,一个少年坐在长凳上,吃着手里的点心,背对着那高大男人,身边一个小厮候着。

  “可以转过去了吗?”少年问道,心里装着事情,等得有些急了。

  “好了”,男人已将剑上和衣袍的血污清理完毕,长剑入鞘,发出一道金铁嗡鸣。

  少年便立刻在长凳上扭着转过身来,看着他问道:“将军,他们都去哪儿了?”

  这少年一身干净布衣,面容清秀,正是晋国小皇子虞珂。

  高大男子一身武袍,正是被鸿嘉帝派来寻人的陆应秋。

  陆应秋看了看寨子外的群山,对面山间升起一道白色的焰光,划破暖融的暮色天光,他转过头对虞珂道:“他们出去办事,会跟上咱们,小殿下随我回家吧。”

  虞珂摇摇头:“期思呢?他们找到期思没有?”

  陆应秋手上动作微微一滞,神色依旧温和:“还未找到,但小殿下可以边走边等,信鹰传消息很快。”

  山林间,夕阳最后的金辉铺洒下来,骏马载着陆应秋和虞珂,缓缓离开群山绵延的金戈岭,逆着来时的路踏过小径,穿过山林和峡谷。

  林间偶尔有枝叶摇动的声音,分不清是鸟兽经过,亦或是晋国暗卫的行迹。

  金戈岭的暮色如旧,身后的匪寨渐渐被抛下,如同一座空旷的桃花源,静候着不可能回来的访客。

  第8章 错认

  转眼间,期思在赵家宅子生活了快一个月。

  自从被赵五救下,期思昏迷到第二天下午才醒来,喝了药,吃了点东西,却又昏过去。

  如此反反复复,每天清醒的时间不到一个时辰,整个人状态极其不好。

  第五天,他终于能正常地醒来,但身上内力依旧全无,时不时还会莫名其妙昏倒,身边甚至要有人一直看护。

  “不知重逸看到我这样,会不会很难过,教了好多年的徒弟,白教了”,期思有时自己打趣自己想道。

  期思醒来后,不敢提及身份,编了个名字身世,他不确定会不会是燕国朝中有人想杀虞珂,料想小云松带着虞珂跑掉,应当是安全无虞的。

  他只能在稍清醒些后,问前来看望的赵夫人,可否帮他传信给自己家里。

  思来想去,只相信陆应秋,便写了信,送给陆应秋告别前告诉他们的私下联络人——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说自己一个人在白谷县里,连自己被喂了药内力全无的事情也没敢写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