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思_作者:白刃里(286)

2018-01-28 白刃里

  小日子里陶醉了月余,鸿嘉帝又下一旨——“瑞楚之子回朝”。

  四下里朝臣头晕目眩,人仰马翻。期思换上了崭新礼服,重新回到朝堂,人人见了都当道一声“昭武王”。

  大殿内寂静之极,大臣们说不出什么,仪式完毕,期思路过一直瞪着自己的御史大人,十分客气真诚地道:“大人,初次见面,请多包涵。”

  御史大人脸色苍白,有些后悔当日淮王葬礼上自己掉的那几滴眼泪。

  鸿嘉帝没有多说什么,这件事做得毫无商量,众人也知道,淮王身上那些功勋和瑞楚之子身上的荣光,哪一样都动不得。

  还是有铮铮铁骨的臣子要冒头说一句:“陛下,臣瞧着昭武王世子,竟有些眼熟呢。”

  鸿嘉帝丝毫没心情在这件事上再折腾,漠然道:“爱卿眼神实在不好,看不清人,也看不清轻重黑白,不如回家治好了眼睛再回来。”

  便没人再提。

  期思本意拿回自己的身份,就不再闷在这江梁城,可事情的发展并不如预料。

  鸿嘉帝身体山河日下,昔年东征西战留下的旧病发作,一日比一日苍老病重,半年内就恶化得失控。

  期思这下走不成了,元酀也意识到局面变动,提前回了大凉一阵子,把事情都处理好,立即又赶回来,陪期思应对接下来的未知。

  鸿嘉帝很快就做出了不得不做的事,提前拟诏,大皇子安王顺理成章将要继承晋国江山。

  病如山倒,鸿嘉帝未能撑过这一年除夕。

  腊月十三,期思被召入宫,他竟成了鸿嘉帝死前最后见的人。

  期思离开皇宫,哀钟彻响,江梁城一夜之间,不见艳色,凄白满城。

  期思回到昭武王府,这里与淮王府相差不大,他总觉得自己未曾换过地方。

  元酀候在前厅,闻声来接他:“怎么?”

  期思苦笑道:“什么也没说,只是一再要我保证,不夺那位置……我要那宝座干什么?”

  对外却不能如实说,否则一国之君临终叮嘱他不要造反,传出去期思就不必在晋国待了。只能说,鸿嘉帝临终回忆起瑞楚,以及那些峥嵘岁月,感慨颇深,已糊涂了,并未交代什么事。

  安王顺利继位,改年号“顺宁”。

  期思始终没有作任何动作,只是和所有朝臣一般,恭谨待之,他唯独担心的是陆应秋一系人马和虞珂,好在安王行事正道,并无不当之举,暂时没有对虞珂这位七皇子不利,也没有对陆应秋等人不信任。

  可暂时就真的只是暂时。

  顺宁帝即位半年,从前的安王的模样就已变了大半,若许久不见,期思还当真认不出这是当日极为隐忍的那位皇子。

  “七弟在青州,过得很好,他一直喜欢安逸的日子,性情淡泊。”顺宁帝望着期思,笑容多了七分捉摸不透,余下三分则是空洞,“贤弟身怀用兵之才,昔年瑞楚大将军更是将昭武玄甲治理得毫无瑕疵,贤弟不入朝,岂不是浪费了?”

  这是不放心瑞楚旧日的昭武玄甲,拿虞珂做要挟,让他表忠心。

  昭武玄甲的确对瑞家有不同的感情,但哪里至于为此揭竿就反,太平盛世,谁那么闲?

  期思几乎要气笑了,却很体谅,肃帝说过,帝王的身前事就是一切存在和不存在的威胁,顺宁帝这么不安,尚在情理之中。

  期思回以一个不带温度的笑容:“陛下身边人才济济,臣不才,没这个底气站在诸位贤能身边,便只老老实实待着就好了。”

  顺宁帝喜忧参半,淡淡道:“也好,各有各的意趣,孤不勉强你。”

  这边晋国顺宁帝对期思几次挥刀又落偏,那边江荀衍从燕国传了讯,要期思去一趟。

  期思叮嘱了陆应秋和重逸,便和元酀去了燕国。

  肃帝见到期思,开口便是:“孤禅位于你,可好?”

  期思当场愣住了,随即果断摇头:“不,该是荣王殿下。”

  肃帝似乎有些失落:“怎么,他哪里适合了?”

  期思道:“荣王殿下的儿子,甚善。”

  肃帝闻言大笑:“你啊你。”

  期思所言非虚,荣王无心朝政,天赋也不在此,他那儿子却是不普通,才思品格俱佳,十一二岁,心性已具雏形,断是为君良才。

  期思在肃帝这里清静了一阵子,知道肃帝这回定了主意,荣王的孩子便是将来燕国君王,国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