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重逢_作者:秋阳西(13)

2018-01-13 秋阳西

  也罢,等梅花开过了再走吧。

  我去膳房要了两个罐子和一些糖与盐。等雪积得多一点,拿一个罐子将花上的雪一点点收起来封好,然后把开得好的花一朵朵剪下,收在另一个罐子里,用糖和盐腌着,将它们埋在树底下。

  偶尔夜里睡不着,便披衣坐起,听着外面簌簌落雪,弹琴自娱,弹《白雪》,弹《梅花三弄》。

  千光有时晚上拿一壶酒过来温了自饮。他饮酒的时候,我立在窗边看雪。

  “你好像从来都只饮茶不饮酒。”有一次他忽然说。

  “我酒量不好,容易醉的。”

  “偶尔大醉一场并不是什么坏事。”

  “醒来就是坏事了。”

  一天,我突然想喝梅花茶。正在树下挖那两个罐子时,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阿汐”。抬头看去,小恒兴奋地跑进院子,后面跟着千光。

  “你在干什么?”小恒看着我把罐子抱出来,好奇地问。

  “算你运气好。”我笑答,回屋煮水烹茶去了。

  泡好以后,给他俩一人倒了一杯。

  “咦,这花在茶里还是开着的呢!”小恒讶异道,然后试着喝了一口,“还甜甜香香的!”

  千光摸摸他的头:“小恒真是好运气,我平时来可没有这样好的茶。”

  “伯父不是认识阿汐吗?”

  想想千光看起来像个青年贵公子,却已经被人叫做伯父,我一时觉得好笑,差点泼了手里的茶。

  “可是阿汐不喜欢伯父。”千光说着深深看了我一眼,我顿觉心里被什么撞了一下,赶紧低下头吃茶。

  “阿汐为什么不喜欢伯父呢?伯父人很好的呀。”小恒将脸转向我,不依不饶地问。

  “这茶得等梅花开了才能制,时令没到,想也不能。”我费力地编出个理由,小恒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吃过茶以后,小恒扯着千光的衣袖说想要学画画,画院子里的梅花。千光便握着他的小手一笔笔画起来。等画完看时,笔触有些稚拙,但仍能看出梅枝苍劲,梅花清艳。

  天资果然代代相传。我曾经临摹千光的墨竹,画出来却好似鸡爪。看着千光的画和我的临摹,心里不禁郁郁。

  “总算是入门了,以后慢慢练自然会有进步。”千光开解道。

  “你画得这样好,我怎样练也及不上你。”

  “但你的书法和琴技我也怎样都及不上。”他笑笑。

  “你《凤求凰》弹得比我好。”不知为何,我竟较真起来。

  “可我不通医术,这一点你便胜我千百倍了。”他叹了口气,“你又何必计较这许多?”

  你这样的人怎么会懂呢,我又怎么敢让你懂呢,我心想。

  “旁边题诗便更好了。”

  千光的声音让我回过神来。他看着我道:“泓汐,你来写几句吧。”

  “阿汐你会写字的么?”小恒一双眼亮晶晶地看着我。

  “他的字很好看。”千光笑道。在旁人面前这样直白夸赞令我很不好意思。

  小恒开心地将笔给我:“阿汐你来写吧!”

  我只得接过笔。对着这幅梅花图,想合适的诗句,然后在右边空白写了王安石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很有几分王右军的感觉。”千光点头道。

  “这个字好漂亮,我也想学!”小恒拍手。

  我揉揉他的脑袋:“这是行书,得等你先把楷书练得像样了才能学。”

  “那阿汐你能教我吗?”

  我转身从书架上拿了一册《名姬帖》递给他。

  “你把这帖临好,弄明白里面的笔法,我便教你。”

  小恒接过字帖:“那我不明白的地方能问你吗?”

  “可以啊。”我笑道。

  十七

  从那以后,我开始指导小恒习字。这孩子悟性颇佳,稍加指点便能有所进步,不出一个月便能将《名姬帖》学得有模有样。于是我又教他临《曹娥碑》。有时千光也在,不过他从不打扰,只是站在一旁观看或者在外厅喝茶。他单独来的时候,偶尔也会画画,多是山水写意,偶尔花鸟工笔。山水辽远苍茫,花鸟细致老到。

  “我记得你从前说要学画竹子。”有一天他画完一张墨竹,忽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