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下命不久矣_作者:醇涩(229)

2018-01-04 醇涩

  做君主的不能惯。

  寻常人家子弟,惯坏了都容易出事,小到败家大到害人,那些个世家最是清楚这些。所以那些个百年世家,对族中子弟管束的更严。

  百姓都这样,君主自然更是如此。

  登上那万人之上的位置,若是被惯坏了,坏的就不是一家的事,而是会殃及到整个国家的事。

  所以晏秋不想复国,复国就得他上位,他上位了……

  晏秋:好累。

  他既不是君也不是官,做什么要管那么多民生疾苦?

  然而有些东西从一开始就背负的话,想轻易甩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晏秋已经养成了习惯。

  只是与君琰相遇,乃至成婚之后,晏秋就愈发向往平静的生活。

  当然,他说的平静自然不会是男耕女织,而是生活富足,只有操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需管旁人的生活。

  仇人死了最好,让他徒儿上位,晏秋再潜移默化地将大衍递过去,这一国的事,他听不见,便也不用操心了。

  也只有四皇子能让他将大衍交出,换做其他人,晏秋谁也不信。

  至少目前为止,四皇子的品性和对他的尊敬,都是值得信任的。

  人算不如天算,晏秋从来不觉得自己能算计到一年后、十年后乃至百年后的事,他只做好眼前的事,便已经是尽力而为。

  旁人都道他聪慧,可晏秋从不这么觉得。

  他就是太蠢了,才会被束缚其中。

  与四皇子见过一面后,晏秋与君琰寻了之前那一处面馆吃面,然后便是上了镇外的小山。

  这小镇有两座庙,一座便是这边山上的月老庙,另一座便是镇子那头的武神庙。

  晏秋昨日在面馆时,便听那些客人提到这庙,据说十分灵验,当即便想过来。只不过遇上梁王派人寻他,于是耽搁了。

  今日想着应该没有旁的事,晏秋便让君琰带他过来看看。

  晏秋原是不信这些的,只是被系统影响了,也稍微信了那么一些,所以想来这月老庙试试。

  当然,不管算出的结果如何,君琰这个人他是不会放手的。

  这辈子,他们两人就绑在一起了,谁也别想离了谁。

  月老庙似乎真的很灵验,晏秋与君琰到时,便有不少人在求签。

  有人瞧见两个男子过来,看了一眼,却什么也没说。

  别说晏秋穿着朴素却依旧难掩姿色,让人难辨男女了。就算是两个男子,上月老庙求签,却也不算十分的惊骇世俗。

  男风盛行,民俗开放,两个男子在一起固然会引起众人惊讶,但却没有到人人憎恶的地步。

  只是惊讶而已。

  况且,虽然不知晏秋与君琰二人的身份,只君琰面上的面具看起来便是精致万分造价不菲,稍微有些眼色的人就不会去招惹。

  梁王还在那镇着呢,最近这附近的人都老实的很。

  晏秋不信这些,虽然曾经在破败的庙宇中借住过一回,但是却是头一次正正经经的到这种地方来,一时还颇有些新鲜。

  当然,玄天寺那样的地方是不一样的。玄天寺毕竟曾经是国寺,地位决定建筑,与这月老庙一比,区别甚大。

  这庙,在晏秋看来,小巧的很。

  瞧见有生人前来,庙祝微微一愣,正色,走到两人身前,轻声询问一番。

  得知晏秋要求签,看起模样,便猜出许是头一次来这种地方,又柔声解释了一番。

  晏秋谢过他好意,对君琰笑了笑,按着他的说法做了一边,掷出一根竹签,捡起来,却是什么字都没有。

  庙祝本还想着给贵人解签,说不得能挣多一些香油,见此却是直接愣住了。

  晏秋看着手中的竹签,笑了笑,“许是不小心多塞了吧。算了,我也是过来见识见识,不用解了。这些算是香油钱,多谢。”说着,便收了那无字签,浅笑着与君琰离开了月老庙。

  庙祝看着手里的荷包,再看看两人离去的背影,一时失语。

  片刻后,庙祝想到了什么,打开荷包看了一眼,倒吸一口凉气,连忙追了出去,哪里还瞧得见那两人的影子。

  那荷包里装的却是足足三十两的银子,够普通一家四口用上几年了。

  也是他们运气好,晏秋一贯不在身上带钱,今日想着兴许会买些东西,便带上了,结果全投了月老庙。

  只这一笔钱,足够庙祝翻来覆去愁上好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