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寻常_作者:罗再說/罗再说(107)

2017-12-27 罗再說罗再说

  他终究是走到了这一步。

  君临天下,而身边再无那个人。

  鼓声停止,刹那间,宫内所有人朝着大殿的方向,三跪九叩,声响势如滔天。

  方故炀抬眼环视着众臣,随即垂眸,身边近侍唤了声「起」,负手转身,朝殿内走进去。

  「宣,文武百官入殿——」

  殿内涌进三四十余人,老少皆有,都是平阳之乱过滤后,留下来的朝廷重臣,他们掌握着兵、吏、礼、刑、工等等几大部门,还有翰林院,军营,等各大方面,以及各郡县,各封地的领头人物。

  因为先帝是沉疴驾崩,登基大典从简,免了宫中乐手的演奏,新皇便由内侍扶着,登上皇位,接受四方朝贺。

  方故炀坐于那把龙椅之上,心中感慨万千。

  他一直像在下一盘围棋,一局一下就是多年的围棋,他执白子,属于被动状态,而对手,便是他方故炀自己。

  文武百官见新皇落座,纷纷跪下来行礼:「参见皇上——」

  一身龙袍的方故炀手撑着头,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神qíng依旧颇为淡漠。

  他点了点头,大手一挥,朗声道:「众爱卿免礼。」

  把这句他登基之前学习了一个多月的礼仪里的话说出来的时候,平时较为随意的他真觉得快要咬着了自己的舌头。

  颁布诏书登基之后,他给了自己一些好好思考的时间,理了理衣摆,抬头认真看着殿内一脸激动,难得安安静静看着自己,站得笔直,披着铠甲的常尽。

  方故炀冷着脸,在静得落针可闻的大殿之中缓缓开口:「大将军常尽听令。」

  常尽闻言浑身一震,行礼半跪于地,朗声答道:「回皇上,臣在。」

  见太子登基,第一个钦点的就是先帝在位之时犯过违逆大罪的常尽,殿内瞬间议论纷纷,嘈杂不已,本来生xing喜静的方故炀眸中染上一丝bào戾,眼神朝殿下一扫,吓得众人阵阵哆嗦,jiāo头接耳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朕,念在常将军年少有为,武艺高qiáng,有勇有谋,实为国家之栋梁,少年之榜样,是我大裕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顿了一下,抬眼去看众臣的反应,一大半都是看着太子长大的,深知太子乖戾xing格,也个个低头不敢再言语。

  于是方故炀接着说:「常将军在西云战役助朕一臂之力,顺利拿下西云。常将军可谓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让朕叹为观止,十分佩服。」

  他慢慢想着措词,继续道:「故,朕今日封常将军为大裕大元帅,统帅三军。朕认为常老将军年岁已高,应当颐养天年。」

  众臣一片赞许,纷纷对常烬表示祝贺,估计想巴结他的人,也开始盘算了。

  「朕赐常将军一虎纹披风,望将军在战场上,呼风唤雨,有如神助。」

  待到方故炀终于说完,常尽依旧跪地不起,看着龙椅之上的人,双手呈上作谢:「臣,谢主隆恩。」

  「宣,卫惊鸿。」

  话音刚落,卫惊鸿自觉出了列。

  少年一袭墨绿色锦袍,眉目严谨,不苟言笑,双手负于身后,低头道:「臣,卫惊鸿,见过皇上。」

  「朕知晓惊鸿幼年便jīng通历代著作,治国方面十分有道。幼年拜访名士,名士说你是盛世治国之才。朕十多年观察,发现确实如此。」

  方故炀目光如炬,继续说:「惊鸿如今官位难免屈才,意封卫惊鸿为丞相。」

  见众人皆点头称是,方故炀松了口气,说:「众爱卿有何意见?」

  座下臣子均跪成一片,朗声齐道:「皇上英明。」

  第44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大裕皇城,登基大典之后。

  冰销凝泮,风光弄柳。

  新皇于朝堂上赐婚常大将军与扶太医之女扶笑,并定于谷雨之时,以夙先皇遗愿,将常府千金常初,封为大裕皇后。

  世间常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霜雪齐飞,岁月忽而,十年前,淮宵是那画中的白雪天人,十年后亦是。

  正好,也断了念想。

  「甲辰月,戊寅日,宜纳采、嫁娶,良辰吉日,当是了。」

  卫惊鸿手执了一卷huáng历,嘴中喃喃道,一边翻页,一边去看端坐于梳妆镜前的常初,着了身珥瑶华琚,袖衫终是覆了牡丹纹。

  乌鬒如云,白瑱玉耳,梨花口脂,斜红傍在她的靥边。

  十八载大好华年匆匆而过,如今常初已出落成得袅娜娉婷,仪态端庄,颇有一国之后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