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两个字,拆开看,有小孩,有瓜果,有走shòu,有虫蚁,却撑不起一个小世界。在山间,你能看到空中嗡嗡飞舞的飞虫,不远处jī鸭走狗摇着尾巴穿行而过,你手中的桃子还剩大半个,你突然觉得好像就这么过了一辈子,又好像只是过了半分钟,但月影下始终只有你自己,不带一丝人味。
第9章 入朝
回chūn堂离慕博衍的墨渊居很近,近的好像能听得那里的所有声响。景云有一阵没来了,后来听姚安歌说了慕博衍对二人之间jiāo往并无什么多言,又听他将姚安歌的住所移到了回chūn堂,心想,毕竟在博衍心中,还是念着他的,站在他的那边。这个年过了,中兴王爷也就十五了,也是时候去朝堂听听诸位官老爷们的争吵抑或捧摔了。
太子来得早了,王爷还在被窝中与周老爷子下棋呢。走上前,拍拍锦被下的那个人儿,“都什么时辰了,还睡呢。”
慕博衍睡眼惺忪的坐起身子,顶着乱糟糟的头发,看着景云坐在自己的chuáng前:“太子殿下早。恕博衍失礼了。”说着还打个哈欠。
景云被他弄得有些哭笑不得,帮他理理那头乱发,点点那个小脑袋:“堂堂中兴王爷,倒还真是一点不在意自己形象。还早?你看日头都升到哪了,还睡着,猪也知道起身挪几步晒晒太阳。”
慕博衍也不在意,只是整个人又往被窝缩了一缩,回道:“太子教训的是,博衍毕竟不是猪,睡就睡了,不用挪步找光。”
真是忍不住笑了,景云也不崩着脸了:“你呀你,这会深秋了,再过几个月又是年关将至了,过了年你就十五了,也是时候入朝听政。昨日我给父皇上了折子,已经准了。”
小王爷又打了个哈欠,用颤颤悠悠的语调说:“还劳太子殿下再上一道折子,请皇上收回成命。”
“胡闹,皇命岂可朝令夕改。博衍,赶紧把瞌睡虫赶了,好好说话。”景云看着这个小人,语气也不好太硬,又耐心xing子说,“中山王位高,你可莫要负了浩大皇恩,废了祖上荣光。”
慕博衍心下叹了口气,却还是说:“嗯,太子所言极是。博衍食君之禄,定当担君之忧。可惜博衍不才,文不成武不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眼珠子转了一圈,“臣倒是还有些耐xing,不如就向皇上请旨去守皇陵好了。”
立在窗旁的姚安歌刚好听到了这段,真是不能不佩服小王爷的活络,偏偏就是不用正道之上。只是所谓的正道估计在慕博衍看来才是蜿蜒曲折的厉害,摇了摇头,退出了墨渊居的门,转了个方向,朝书房而去。
景云叹息一声,“博衍,过几日父皇就会下达旨意,到时你只要上朝站在那个位置听着就好,没事的。”
“嗯。”慕博衍垂着眼,应下了。“太子先去书房吧,博衍更衣洗漱之后就去。”
景云到了书房,姚歌行正在写字,看他来,放下笔,行礼。景云免了他的礼,走到书桌旁,看那张宣纸之上,只一个大大的“世”字。
看着那还没gān的墨,听他说:“太子莫要多虑,王爷他比谁都清楚世不可避这个理。”
景云又怎么不知,轻轻叹息:“孤不是要bī他”。只是他真的很需要那个人能陪他一起站在那看起风平làng静实则波涛暗涌的朝堂,不单是为东宫太子,也是为了中兴王爷。
慕博衍还没等来上朝听政的旨意,就出了件事,说大不大,但也不小,涉事人乃当朝右丞相——李儒成。事qíng要从年初说起,左相官居侍中,膝下女儿好几个,宝贝疙瘩儿子就只有一个。而事qíng自然就出在那个宝贝疙瘩身上。李儒成儿子单名一个昭字,平日里没少仗着他老爹的身份为非作歹招摇过世,与慕博衍那种附庸风雅混吃混喝的纨绔不同,李昭是十足十的一个混蛋世家纨绔子。
李昭犯了人命,本来像他那般的世家子弟沾上人命官司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只是这个李昭也是不长眼,看着人姑娘好看,当街调戏不成竟然掳人。姑娘xing子刚烈,受了rǔ竟然心一横就一头撞死了。李儒成一世聪明,却在这事上犯个傻,虽说是自家儿子错了,但人是自己撞死的,他可以承认部分事实,然后天花乱坠的歪曲真相,皇帝事忙,不会去管这件小事,就算知道了也就训斥几句,罚一罚事也就了了。可作为爹的他倒好,事后知道了只是杖打了自己儿子一百,却不公开,想侥幸把风头躲过去。本以为那姑娘家无权无势,却没查到人还有个指腹为婚的夫婿,因远离京师,一时不查,却不料正是今科探花郎。殿前天子接见门生,探花郎绝了皇帝的封赏,长跪不起,只望为自己那屈死的未婚妻子讨个公道。景既明当堂就怒了:“李卿为宰相,却纵子侵陵百姓,匿而不言。如此作威作福,眼中可还有王法,心中何曾存君主”。当时就要刑部收押李昭,协大理寺审理此案。李儒成这个老匹夫在朝堂上直喊冤枉,诡辩说绝无此事,完全是因为自己忠心耿耿,生xing耿直,朝中有人栽赃嫁祸。探花所奏他一概不知,想来探花也是受了小人蒙蔽,被当作枪使了。想那时,李儒成为了断绝后患,连尸体都没给人家里送回去,只是将掳人的事扣到了山匪流寇身上。可也是不知这探花郎是从何得知详细的,竟连尸骨所葬何处都说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