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火,又往铁铫子里添了些水。不多时屋子里已暖和起来。
第13章 第二卷第四章
不多时屋子里已暖和起来。
景送魂这才将裹在身上的衣物一件件脱下来,桑陌在一旁含笑看着,等景送魂收拾好了,才问:“纪大哥你很怕冷啊。”景送魂一边洗杯子一边道:“嗯,我身体不大好,禁不住冷气。”
桑陌疑惑:“那你还一大早的去堆雪人?”
景送魂捻了一撮茶叶放到茶壶里,着看铁铫子里冒的热气,过了半晌才笑道:“很想,所以就去堆了。”桑陌看着纪景映着火光的脸,忽然觉得,虽然纪景是在笑着的,但笑容里总有些淡淡的悲伤在里面,就如同自己刚看到他那时一般——漫天的风雪里,远远看到一个人在堆雪人,明明穿着很臃肿,但看上去却莫名的单薄——这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吧,端着纪景递过来的茶杯,
桑陌心里想。
“桑公子不要嫌弃,寒舍没有什么好茶叶。”景送魂一边喝着暖暖的茶水一边道。桑陌忙道:“怎会。”
随口闲聊了几句,桑陌随口问起景送魂的营生,因为从景送魂的谈吐气质来看,无论如何也不像是个混迹市井的人。 知道景送魂是教书先生后,桑陌问:“纪大哥是哪一年的进士?”景送魂
摇头:“实不相瞒,我本是周人,一年前才来到贵国。”看到桑陌疑惑的神色,又道:“羌国的教馆我自然是进不去的,便自己开了一间,教教附近的小孩子。”
桑陌便笑道:“我倒觉得纪大哥更像个隐士,相比之下我就是那会焚琴煮鹤的俗人了。”
景送魂笑:“哪里就是隐士了,不过是一介教教书的小民罢了。……而桑公子,虽然或许会焚琴煮鹤,但也未必会是俗人。”
桑陌环顾了一下屋内,道:“虽然是简朴了些,却还是能看出主人的格调的,纪大哥又何必妄自菲薄呢。而况在下每天斗jī走狗,不是俗人又会是什么。”
两人说话间,多半个时辰就已过去,婆婆也已起chuáng洗漱好,景送魂听见响动,就出去帮婆婆生火,婆婆自然是不让的,于是两人就在那里僵持着,一个道:“婆婆你年纪大了,生火自然是要小辈去做的。”
另一个不甘道:“阿景你是说婆婆我老了吧?婆婆我年轻着呢,还有气力。……还有,谁让你扫雪的,你那身子骨谁不知道,你敢招风受凉了试试?”然后就是:“婆婆不老,但毕竟我要年轻些,这些粗活……”话还未说完就被打断:“阿景,你还是去招待你那位朋友吧,回屋里避比冷风。……我就不计较门口那个雪人了。”
……
桑陌站在门口看着一老一少在那里争着谁要生火,不觉笑出了声,这个纪景还真是有意思,……是个可以用的人呢。
最后景送魂还是没有争过婆婆,连打下手都没有被获准,只好回到屋里又和桑陌闲扯了一会,早饭上桌时,天色已有些回转了,桑陌看了看越下越小的雪,却没有提出要走,而是大摇大摆的继续坐下。
景送魂笑着看桑陌,道:“桑公子吃得惯么?”
桑陌看了看桌上的小米粥和窝头,又看看景送魂,道:“这又有什么吃得惯、吃不惯的。”说罢
拿起一个窝头就啃,在嘴里嚼了半天才咽下去,神色却不变,喝了口粥继续啃。
景送魂见他这样,也不再说什么,这些窝头还是掺了白面的,要全是玉米面,桑陌肯定就是想要硬撑也是撑不过去的,不过身为富家子弟,能做到这样已经算不错的了。
而自己,景送魂在心里低叹,长这么大,又有什么没吃过呢,这个算得了什么。
不过想来,自己活了二十五载,有那么些东西的滋味,确是怎么也忘不了的。
第一个,是血。
那天夜里是满月,所以娘亲特别多准备了些饭菜,爹爹还特许自己和玉箫哥哥喝了点酒,本来算是顶高兴地一天。……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嘴里还回味着抟饭的味道时,一切就开始变样。
爹爹的头颅被砍下的那一刹,自己躲在柴堆里没有出声,手,却已被咬得鲜血淋漓。血的味道是咸的,但却如同烈酒,刺激着人的每一个感官,……又何况,还是铺天盖地的散发着腥味的暗红色呢。——房板上,大门上,地上,甚至连井边的水桶中,也已是血水,到处是令人窒息的暗红色,整个感官里充斥着的,只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