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刀_作者:青山荒冢(229)

2017-11-14 青山荒冢

  “黑白棋,是非局,对错曲直jiāo相替;耳闻戏,唱画皮,虚实真假难说明;英雄归末路,红颜惜迟暮,叹一句山穷水尽,唱一段岁月无qíng……”

  叶浮生的声音好听,说起话来妙语连珠,连茶馆说书的也要甘拜下风,然而他唱歌总不在调上,越唱越荒诞,还越来越起劲儿。

  饶是谢离教养极好,也忍不住挣开他拿手捂上耳朵,却仍抵不住这阵魔音穿脑。

  好在他们等的人总算是来了。

  端清留在宫中,并没有前来送行,那位年过六旬的端衡长老带着玄素和一行太上宫弟子沿着青冥路走过来。叶浮生眼尖,一下子就瞥见了端衡长老右边落后两步的位置上,有两名身着茶褐色僧衣的和尚。

  高大的那个约莫三十来岁,手持钵盂,颈挂佛珠,行路不快不慢,步法稳健有力,显然是个内家高手,然而他的脸色虽谦逊有礼,眼神却可见得意和倨傲。

  相比之下,身量稍矮的那个就顺眼多了。

  这个和尚看起来只有十八九岁,面皮白净,容貌俊秀,不捧钵也不持棍,手里有串紫檀佛珠,共计一百零八颗,随着脚下步伐慢慢拨动,循环往复,如同生生不息的日夜。

  这行人见了他,不等两个和尚面露疑色,玄素便开口道:“此乃我端清师叔门下弟子,名唤叶浮生,虽未出家,也是太上宫门人。这位是断水山庄的少庄主谢离,此番也随我们一同赴会。”

  顿了顿,他又替叶浮生和谢离介绍道:“这两位是无相寺的恒明师兄、恒远师弟。”

  叶浮生心下一动。

  无相寺目前辈分最高的两人就是色见方丈和有“西佛”盛名的色空禅师,色字辈下便是“恒”字辈,难怪能与玄素同辈相提。

  他没听说过恒明,却对年纪轻轻的恒远有所耳闻,原因只有一个——此人是色空禅师唯一的弟子。

  西佛一生只收了一个徒弟,其身世来历无人可知,只晓得是在八年前拜入了色空禅师座下,自此改叫“恒远”。

  一剑三刀,东南西北。西佛在江湖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不知多少人愿意剃度出家拜他为师,可他最终却收了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少年入门,并且从此再不收徒,恒远既是开山大弟子,也成了关门弟子。

  可惜他入门八载,却从未听说有何高才,习武天赋一般,修禅悟xing平凡,除了与人为善、xingqíng温和之外,再没有什么妙处,江湖上有无数人为西佛叹惋,都说“浮屠拳经”就要从此成为绝唱。

  思量间,两个和尚同时合掌道了句佛号,恒明不爱说话,倒是恒远对他二人微微一笑。

  叶浮生感觉到谢离抓住了自己一片衣角,暗自回手握住了那只小爪子,安抚了他的忐忑紧张,这才对两人见礼。

  端衡是太上宫除端清之外地位最高的长老,平日里执掌律法堂,xing格严苛刻板,最不喜这些面子功夫。等他们客套了两句,端衡便出言道:“路程遥远,早些赶路吧。”

  他一开口,玄素当然不反对,恒明、恒远更是客随主便,叶浮生瞥了眼这身着道袍、木簪挽发的小老头,没看出什么仙风道骨,只觉见着了一只挺胸抬头、不怒自威的老猴子。

  然而这么一个看起来不可爱的老人,却气度内敛、武息不露,行动时身法矫健,言谈处气息不惊。

  不论他手上功夫如何,但是内功修为,已是可见一斑了。

  端清让这么个人随行,看来不是为了撑门面充份子,更主要的估计还是管住他们这些小辈不要撒野。

  果然,端衡开口之后,一行共计三十余人都翻身上马,叶浮生照例把谢离拎到自己马上,跟着他们往前走了几步,终是没忍住回头望了一眼。

  忘尘石碑旁,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人,因为相去甚远,已然看不真切,但叶浮生就能笃定,那人是端清。

  端清依然是一身黑白错落的道袍,满头白发难得没有挽起,随意地披散在背,被风chuī得有些许凌乱,仿佛整个人也要乘风而去了。

  他静默地站在石碑旁,对这场匆匆离别不置一词,只有目光附于叶浮生身上,看他渐行渐远。

  端清一直都明白,自己已经老了。

  正如沈无端所说,他已经成了个空有其表的躯壳,看着外表光鲜,其实内里已经都朽烂掏空。

  他老了,很多事qíng都已成空谈,留在原地等待的时间多了,走的路也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