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清道:“你留在这里无济于事,走吧。”
“可是……”
端清眉目淡淡:“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与其在此耽搁时间,不如回无相寺盯住qíng况,随机应变。”
色空也微微一笑:“救人救到底,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玄素,你且去吧,好生顾住自己。”
玄素本yù再说,目光落在下面被箫音震趴下的人牲身上,却又咽了回去。
他抓着铜萧的手已经见汗,又看到下方已经有人缓过劲儿来,知道是不能再拖了。
只恨心有所念,却力有不逮。
玄素喉头一哽,却只是告了礼,咬紧牙关翻身落下,从满地láng藉里踏过,推开石门闪身而出。
直到石门重新关闭,色空才笑道:“比起端涯道长,你对他颇多严苛。”
“师兄在时,他尚且年少;至如今,已当年长。”端清淡淡道,“人不可百日如一朝,唯有长进方能长远。”
色空闻言,手掌在琴弦上虚虚一压:“你终是不认命。”
端清慢慢勾起嘴角。
自他入了忘qíng境,喜怒哀乐就不沾眉梢眼角,笑容更是再也不存,如今勾起这一线唇角难免显得有些僵硬。
然而,却像是千丈冰峰慢慢裂开了一条fèng隙,从中流泻下寒凉的水,于风中缓缓升温。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故我等修行之人,朝闻道夕死可矣。但是……”端清抬起眼,“人生于天地,正如蝼蚁之于山海,俱都渺小,只因心有所执,故力有不息。”
何言命数天定,扪心自问而已。
“你自己有分寸,那就最好。”色空长长地松了口气,自端清进入此地,他便不由自主地绷紧心弦,到现在终于能尘埃落定。
端清忽然问道:“之前我未开口,你怎知是我进来?”
色空的手指摩挲着琴身,便笑道:“但闻云开惊风雨,天下谁人不识君(注)?”
话音未落,“咔哒”一声,玄心琴竟然从下方分开一层。
此琴较之寻常本就偏于厚重宽长,现在被按下机括,才发现底座竟然是被后续加工又添附一层,内里掏空,藏了一把剑。
三尺长剑,被写满经文的布帛层层包起,看不出原样。
色空将玄心琴放下,捧起这层琴盒,向端清的方向推了过去。
他声音依然很轻,却带了如释重负的浅笑:“端涯道长临终所托,愿我能替他继续以《问水》涤去此剑凶xing,今日总算能物归原主了。”
————————
PS:下次不轻易写和尚道士了,jīng神层次不够,给跪QAQ
注:改自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114章 面具
渡厄dòng并不是个适合谈话的地方。
谋定一番后,楚惜微思量着步雪遥怕是该回来了,便与叶浮生定好了紧急联络的方式,准备先离开这是非之地。
叶浮生惦记着玄素,便绕路准备往密室一行,楚惜微臭着一张脸,倒也没说什么,只化身成一道暗影紧随其后,活像条甩不脱的尾巴。
叶浮生倒也没想甩脱他,一边注意着周围qíng况,一边在心里头把想说的话盘旋了一遍,奈何千言万语纠缠成一团乱麻,在这电光火石间是怎么也理不清。
他是深知很多事qíng拖得越久就越麻烦,哪怕现在不该是儿女qíng长的时候,也当先给楚惜微一颗定心丸,才能让其安安分分地沉下心来做事,免得心里牵挂又生旁碍。奈何叶浮生虽然想得清楚,平日里谈笑调侃也信手拈来,可眼前不是一场轻松的玩笑,jiāo付的是两个人一辈子的答案,无论如何也不敢轻慢。
没等他想好,突觉身前劲风掠过,叶浮生只手撑住dòng壁向旁闪避,顺手还拉了楚惜微一把,腰间惊鸿刀已蠢蠢yù动。
好在来人不是敌手。
玄素借着dòng内微弱火光,瞥见了叶浮生和他身后的楚惜微,虽不识得后者是谁,但目光在两人jiāo握的手上一扫,觉得总算是友非敌,便也不多废话,道:“走!”
叶浮生打量了他一眼,相比于自己,玄素的样子可算是láng狈,灰头土脸不说,衣袍上还被扯开几道口子,印上了斑驳血迹,活像是从地府走了一遭。
他没急着问,两方既然会合,自然先得离开此地才做打算。三人俱不多话,只调换了下位置,变成了楚惜微在前,叶浮生断后,让玄素在中间有了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