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回来的黑鱼,剖开料理gān净后,切成两半,将中间一根鱼骨和鱼头鱼尾巴单独留下来,准备熬汤,剩下的鱼ròu切成小块,生姜切片,热油锅,倒入鱼片快速翻炒,期间可以加入一些料酒,没有的话白酒也凑合,等翻炒到鱼皮表面发白或者金huáng的时候,加入开水煮沸,换小火慢炖,等到汤色变成奶白色了,加入一些盐末、葱末调味,家里没有蘑菇和香菇了,姚亦昕gān脆没放,直接将嫩豆腐切块放进鱼汤里,再次煮沸后就可以出锅了,嫩豆腐不能煮的太久,太久就烂了,煮沸一次刚刚好。
黑鱼豆腐汤做好后,姚亦昕单独盛了一大碗让人送给朱爷爷,又留了小半锅晚上大伙儿一起吃,剩下的都盛在一个巨大的陶盆里,加上厨房里做好的豆腐ròu馅儿的大包子,一起让那个不爱说话的青十一拿去分给其他暗卫吃了。
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怎么藏匿的,不过,既然他们的职业就是如此,姚亦昕也不会不开眼的让人家放弃职业cao守直接住到他们家里来,虽然他确实挺想这么gān的,话说,国师前夫虽然做夫君不咋地,但真的很会培训下属啊,搞得姚亦昕都想挖他墙角了。
第77章 和离第77天
忙活了十几天,总算赶在jiāo货日期之前, 将这批送往边关的酱菜和辣酱都做好了, 因为是大批量采买,就没有分装, 全部装在一个个足有半人高的陶罐里,到时候直接通过水路运往边城, 再转陆路用马车送到边关各处军营。
送走这批货之后, 结算了工钱, 姚亦昕又命人去附近村子里采买了好几头大肥猪, 宰杀了,每个帮工都分到了两三斤, 也算是犒劳大伙儿这段时间的辛苦。
“这有什么辛苦的?边关的将士们保家卫国,咱们别的不能做, 做点儿咸菜送过去值得什么?”一个来帮忙的族老笑眯眯地摆手道, “再说了, 这几天大伙儿在作坊这边帮忙,这边每天不是鱼就是ròu, 还有那个青菜豆腐ròu羹,老头子活了大半辈子了, 没吃过那般美味的ròu羹, 娃娃们也都喜欢着呢。”
“这有什么啊?大伙儿能来帮忙, 我这边别的没有,鱼ròu管够!对了,还有那个黑鱼豆腐汤的做法, 回头大伙儿想吃的,自己去找大厨房的人学学,我看那黑鱼咱们村子里附近的河沟有不少,大伙儿没事抓两条回来,炖个豆腐汤,大人小孩都能补补。”
忙完这批货之后,姚亦昕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张罗农庄那边的事qíng去了,今年开始,他们家的田都不种粮食了,打算拿来种利润更高的蔬菜瓜果之类的,原先打算种的huáng豆也取消了,因为姚亦昕发现,现在村里很多huáng家村搬迁过来的村民,都开始在山脚下买了荒地垦荒了,这些山地一开始不够肥沃,只能种些huáng豆之类的养养地,姚亦昕决定让大伙儿先种些huáng豆之类的杂粮,到时候卖给他,也算是给家里添些进项。
白十三已经让人把huáng家村的户籍迁移手续办好了,原本那边是不肯轻易放人的,毕竟每个地方都是按人头收税的,但是一看到国师府的令牌,那县令立刻忙不迭地给办好了手续,姚亦昕听到这里也是无语,他好像,又在无意中欠了国师前夫一个老大的人qíng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承诺huáng家村的事qíng总算是办好了,为此,姚亦昕还特意去找了几位族老,希望能在村里给这些新搬迁来的村民划出一些宅基地出来。
好在前些年因为战乱,村子里跑了不少人,有点门路的都跑到南边儿投靠亲戚去了,姚家村现在荒废的宅基地还挺多的,索xing就划出来三十多处,正好每家一处,huáng家村逃荒出来的人也没有多少银钱,姚亦昕索xing让在他们家签了长工的提前预支了一年的月钱,当做首付款买下了宅基地,如此一来,这些人就可以先把房子造起来,对他来说,这些人安家落户,才能更安心地努力替他工作赚钱。
就像前世那些大型企业一样,通常都会给企业里的中层和技术骨gān提供住房等各种福利,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有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家,才会有归属感,不会轻易跳槽什么的。尤其是这里,绝大多数老百姓对于家庭和家族的归属感都特别qiáng,姚亦昕只有想办法让这些人真正在姚家村安家,才能把这些人留在这里,对于家庭的牵绊,比一张卖身契可坚固得多。
过了秋收,天气也渐渐的寒冷起来,姚家食铺的地锅jī也火了起来,连带着镇上做陶罐的窑厂生意也跟着火了一把,把那老板乐得,每每看到huáng耘去窑厂订做个什么,都恨不得亲自陪着,跟前跟后的伺候着huáng管事,生怕他们一个不高兴换一家窑厂合作,那他可就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