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你男人跑了_作者:兰拓(62)

  “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都可以。”姚亦昕耐心解释道,“年龄够不上也没关系,你们看,我们这作坊开了起来,就需要很多这种红辣椒,我看你们那边的山地倒是很多,明年大家不妨在房前屋后开一些山地,种这种长条红辣椒,种子可以到姚家来领,不要银子的。种出来的红辣椒,晒gān之后卖到作坊里,岂不是又是一笔收入?这活计松快,家里老人孩子都能做得。”

  “这法子好啊!且那山地垦荒又不必缴税,只须花费些功夫去照管,岂不是白赚了一笔?”人群中有人开始激动起来。

  “对对!我家后山去年开了一片山地,原本种了苞米,谁知道被那山上的猴子盯上了,一年到头那苞米尽喂了猴子了,差点连本钱都没收回来!若是种上这辣椒就好了,猴子可不爱吃辣椒!”

  “正是正是!山里的野物都不吃这个的!我前年还在山里看到过几株野生的辣椒呢,那上面红彤彤的一大片都是成熟的红辣椒,根本没有野物去啃食,连鸟雀都不肯吃呢。”

  众人越说越高兴,已经把话题歪楼到了自家能开垦多少山地上面了。

  姚亦昕笑着冲白十三摆摆手,白十三会意,默默掏出随身携带的纸笔,把现场就要报名去作坊做工的人的名字记了下来。

  第二天,来帮工的都带了一个罐子过来装油泼辣子,不过,这些村民也不是那种厚着脸皮占便宜的,来的时候,手里都拎着一些家里的土特产,权当是买辣油的钱了,有的是一篮子新鲜的毛豆,有的是两个大青葫芦,有的是几个jī蛋,姚亦昕也都命人收下了,还笑着让大家吃完了再来换,没有铜板,去田间地头抓些野物,捡些田螺也可以。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里的村民都是不喜欢占人便宜的,从别人家里拿了一个jī蛋,就恨不得还回去一捧huáng米那种,既然如此,他也只好入乡随俗,和村民们愉快地开始了“以物换物”的原始jiāo易。

  今年回乡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毛豆的种植季节,这还是姚亦昕第一次吃到新鲜的毛豆,姚亦昕想了想,决定做一道盐水毛豆,他已经很久没吃过这道菜了。

  盐水毛豆做法非常容易,就是把新鲜的刚摘下来的毛豆洗gān净,剪去两端,再放入锅内加水,大火煮开,再加入粗盐和少许花椒,转小火煮至入味即可。

  许久没有吃到这般原滋原味的农家菜了,中午,姚亦昕和朱爷爷一个人面前一盘盐水毛豆,美滋滋地挤着里面的毛豆米吃,张长出嫩豆子的毛豆还不够饱满,但正是这样的毛豆,才最适合拿来做盐水毛豆,朱爷爷一边吃一边喝着酒,吃完饭,就让姚亦昕跟着他回屋。

  “朱爷爷,您找我有事?”

  “这是我家的十亩地,明年都让他们给我种上毛豆。”朱爷爷伸手将一张地契丢到姚亦昕怀里。

  “哎唷我的朱爷爷,就那么点毛豆,哪里需要十亩地啊,您这还是上等的良田!”姚亦昕哭笑不得地抓住那张地契,却没有还回去,“知道您不耐烦管这些俗事儿,这样,您若是信我,这十亩地我给您管着,保管每年您吃的毛豆管够不说,还能多出些别的好吃的,您看如何?”

  朱爷爷听完这句话,终于露出了“算你小子识相”的满意表qíng,挥挥手让他退下,不要扰了他老人家的午睡。

  姚亦昕识相地将房间还给了朱爷爷,算了算时间,其实这个时候也不是不能种豆子,只是要等到秋后才能成熟罢了。

  不过,他也不是一定要彻底成熟的huáng豆,现在种下去,等到秋收的时候,毛豆正好上市,要知道,一个卤味铺子不但ròu食可以卖,像盐水毛豆、油炸花生米之类的下酒菜也很好卖呢。

  他既然打算借着码头开个卖卤味的铺子,这些畅销菜品就不能少了,尤其是盐水毛豆,售价低廉、特别适合拿来下酒,别说路过的客船了,光是码头上工的工人就是一个巨大的客源,到时候,他的毛豆只愁不够卖的,绝不会因为长不成成熟huáng豆而烂在地里。

  这也是这个时空的生活习惯所致,大家都觉得农作物一定要成熟了才能吃。殊不知,有些蔬菜,就是要嫩的时候才好吃,比如说毛豆和蚕豆之类的。

  而且,他决定要种豆子,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把农场里现在荒废的田埂都利用起来,大豆这种作物,前世在姚亦昕他们那里,几乎很少有专门拿出地来种植的,都是在田埂上戳几个dòng,撒些肥料,种上几棵,不需要jīng细管理,自己就能长得很好,既不占用土地,还能给家里添一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