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汝不识丁_作者:酥油饼(4)

2017-10-31 酥油饼

  等一切忙定,天色已经暗淡下来。

  由于前任县太爷夫人走时将县衙大多数的仆役都带走了,只剩下两个看门的。所以老陶只能先让郝果子在外面买点吃食回来对付一晚。不过明天起来,要忙的事情可太多了。

  陶墨出了一夜的汗,翌日起chuáng觉得身体还有些虚,但jīng神不错,便起身披衣出门。

  郝果子正端着热水过来,见他起chuáng吃了一惊道:“少爷,你怎的起来了?”

  “饿了。”陶墨转身进屋,慢吞吞地洗漱。

  郝果子道:“我今早买了柴米,正熬着粥呢。”

  “白粥不好喝。”陶墨下意识道。

  郝果子眯着眼睛笑道:“我一会儿去城里酒家找好吃的下酒菜。”

  陶墨脸色一变,半晌才低声道:“白粥也可将就了。”

  郝果子小声道:“我不让老陶知道。”

  陶墨摇摇头。

  郝果子叹了口气,端起盆,低头出去了。

  陶墨在屋里转了圈,始终坐不住,正好外头传来人声,便开门朝二堂走去。

  县衙不大,分三堂。一堂审案,二堂会客,三堂内宅。

  二堂此时来的正是客人。

  那人见到陶墨,眼睛一亮,道:“可是陶大人?”

  陶墨点头。

  “小人是本县典史,崔炯。”他眼睛对着陶墨上下一扫,笑道,“原本昨夜就想着来请安,但金师爷说大人旅途劳累似有不适,只好改至今晨。大人不怪罪吧?”

  陶墨看了看外头,道:“你是自己进来的?”

  崔炯一愣。

  陶墨道:“怎的没人通报?”

  2、新官上任(二) …

  崔炯冷汗霎时就淌下来了。

  从上任县官张经远缠绵病榻,将县衙事务jiāo与他全权处理那时起,他便习惯于进进出出县衙如履本家后院,哪里想到什么通禀?今早来得匆忙,一时竟忘了这茬,连门房也未曾想起。这下可好,恰恰给新官抓了个现行!

  他低着头,脑中闪过千思万绪,最终单膝跪地道:“大人教训得是,是属下逾越了。”

  陶墨怔了怔,正要问为何下跪,就见老陶带着几个人从外头进来,当下唤道:“老陶,你一大早做什么去了?”

  崔炯见他将自己晾在这里不闻不问,却关心自家下人,心里顿时不大舒服起来。他在谈阳县的资历可比历任县官都要久,是本地真正的地头蛇。哪个县官新上任不是对他笼络巴结,唯恐他在下面捣乱让他们坐不稳位子。偏偏这回来了个刺头,新官上任就给他个下马威立威。好,既然你做初一,就休怪我做十五!

  他已经开始盘算一会儿怎么还以颜色。

  老陶进堂内,见一人跪地,不由吃惊道:“这是谁?”

  陶墨道:“本县典史,崔炯。”

  崔炯脸皮有些红。做典史这么久,他还是头一回跪在地上受人参观。

  老陶诧异道:“怎的跪在地上?”

  陶墨老老实实地摇头道:“我也不知。”

  崔炯心里冷冷一哼。

  老陶知道内里定有缘故,却不好当面问,只好道:“还不扶崔典史起来。”

  陶墨弯腰去扶,手刚沾到衣袖,崔炯就自己站起来了。

  陶墨指着老陶带来的人,问道:“他们是谁?”

  “新来的家仆。”老陶道,“衙门也需人打扫门面。”

  崔炯早早来此,原本就是打算揽下这件活的,不过现在乐得让他们自己去忙活。

  陶墨愁道:“这么多?”

  老陶道:“不能再少了。”

  陶墨叹气道:“还不知道我几时能领俸禄。”

  说到俸禄,崔炯心头有一把火。按惯例,朝廷每年都会发放炭银,等同过年红包。但今年由于张经远过世,陶墨又未到上任之期,这笔银子竟然毫无动静。他问过邻县的典史,说是他们那里早几天就发下来了。可见炭银不是没了,而是去了别人家的钱袋。

  老陶将仆役带下去,留下陶墨和崔炯两人在堂中面面相觑。

  须臾。

  陶墨率先开口道:“吃了吗?”

  崔炯道:“吃了。”

  陶墨叹息道:“我还没。不如一起吃吧。”

  崔炯嘴角一抽,道:“我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