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皇_作者:易人北(9)

2017-10-13 易人北

  他还记得书院的先生看着他,用一种非常怜悯夹杂着厌恶的眼光看着他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人说相由心生,观你面相也非善子。天注定你前世造孽,今世偿还。可悲复又可叹哪!」

  皇甫桀不太懂先生的话,但他能明白先生的话必然不是好话。

  晚上,皇甫桀拿着小铜勺在墙角挖掘。

  从里面拿出一些残渣剩饭吃了个三成饱,就坐在地上发呆。

  黑漆漆的房间里,冰冷冰冷。

  已经学会读书识字的他,不再是完全懵懵无知的傻孩子。他已经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也知道他无论怎样努力、怎样委曲求全,都不会讨得别人欢心。

  而无论他怎样申诉他的悲惨,也不会有人来同情他,反而会嘲笑他,甚至落井下石。

  他早就该死了。不,他根本就不应该出生。

  可是他并不想死。他甚至不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只是听到宫里的宫女太监们经常指着他说,还不如早死了的好。

  看看手上的小铜勺,一头已经被他磨得十分锋利。

  他拿着尖锐的那头在自己手指上轻轻戳了戳,笑了。

  第二天,老二皇甫瑾发现他的椅子上有一个被油纸包着的东西,不由好奇地打开来看了看。一看之下,皇甫瑾的脸色当时就变了。

  而最小的六皇子在看清纸包里的东西后更是吓得大喊大叫,立刻哭得一塌糊涂。

  皇甫桀也站起身,踮着脚看。看完后,吓得缩着身子发抖。

  一个小项圈从祇包中掉出,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半晌后,「谁?是谁gān的!」叫起来的是老三。

  脾气bào躁的老三声音中甚至带了些哭音,走过去捡起项圈,看着那堆血肉,难过得直叫:「这是雪儿的项圈,这、这是我的雪儿?谁?是谁?临意,快,你回去看看雪儿还在不在,快啊!」

  叫临意的伴读飞快冲了出去。

  先生看不下去,让人先把被剥了皮的血肉收了起来。

  一炷香后,临意返回说是怎么都找不到三皇子的爱犬雪儿。

  三皇子当场就毛了,抓起二皇子的衣襟就问他怎么回事。

  太书院一片大乱。

  先生制止,三皇子不依。二皇子表示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又把眼睛看向大皇子。

  大皇子打个哈哈,走过去安慰三皇子,说自己一定禀明父皇,定要查出凶手严办。

  皇甫桀就像往常一样被忽视了。

  后来罪名不知怎的就安到了他头上,皇帝让贤妃严惩。

  皇甫桀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他罪证确凿,而是因为他们必须要有一个凶手,而且还是大家都认同的凶手。他正好是最适合的。

  他只说了一句不是我,之后就再也没有开口。

  被贤妃严惩后的皇甫桀在chuáng上躺了一个多月。

  伤愈后去太学院又被三皇子找借口打了他一顿。不过并不是很厉害,也许他的三哥自己也不认为凶手会是他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

  十岁时,也不知道他是开窍了,还是每天花在读书上的时间比别人长的缘故,很多先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他都可以理解并解释。可是先生却从来没有问过他。

  这天,先生随意问了大家一个问题——米从何处来。

  八岁的六皇子答:从御膳房来。

  九岁的五皇子答:各处地方上贡上来的。

  十二岁的三皇子答:是采办出宫花银子买回来的。

  十三岁的二皇子答:是地里种出来的。

  先生在问过四位皇子后,又问了大皇子。

  「殿下,你可知米从何处来?」

  同样十三岁,只比二皇子大了一个月的大皇子,在轻轻扫了一眼二皇子后,故作惊讶地道:「先生莫开玩笑,米当然从田地里来,就算我是皇子,也知道这个常识。」

  先生微微点了点头,似乎颇感欣慰。

  「好,很好。大皇子和二皇子殿下不愧是我大亚皇朝未来的国之栋梁,小小年纪就已熟知民间事情,可见你们二人平时也很用功。不错,不错。」这个问题他曾拿去问过很多贵族子弟,十有八九竟不知米从何处来,实在让人可叹复又可悲。

  大、二皇子脸上都带了些得意之色。

  「米是百姓们种出来的。」一道有点沉闷的声音响起。

  众人回头一看,竟是在课堂上从未发过言的皇甫桀。

  「如果光有土地,没有百姓耕种,粮食也不可能像野草一样长出。如果天时地利都有了,老百姓也肯辛苦劳作,但如果贪官污吏横行、朝廷腐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辛苦耕作的粮食必须大部分上缴,他们过不下去了,就会反抗,他们一反抗,没人种粮食了,我们也就没有米吃。同样的,如果发生战争,我们一样没有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