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小跑进厨房,拿出jī蛋煎了四个蛋,掺水烧火。洗了一把油菜苗,丢面扔菜,很快四碗香喷喷的面条就煮好了。
“三位姐夫,先吃早饭。”
一手一碗端出来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又跑进厨房把剩下的两碗端出来。
“谢谢家乐。”
钱三郎带着两位妹夫洗了手,也不客气坐下来就呼噜噜的吃起来。一大碗面对三位正是壮年的汉子们来说略有些不够,但是吃饭吃八分饱对身体最好,正好顶饿又不会撑着。几位姐夫麻溜的吃完面条,顺手还把锅碗给收拾了。然后招呼一声又接着做,留下家乐和剩下的半碗面奋斗着。
家族里的汉子吃饭就跟打仗一样,每年家族祭祀后的聚餐家乐都是吃小灶,上了桌基本上抢不到什么吃的。好在大家也知道,对于家乐不同于农家人的进餐习惯不但没有觉得他和大家不同,反而认为读书人就应该是这样。反正在李家村人眼里,家乐不管做什么都是好的,不好的都是别人。
家乐表示他没有长歪完全是因为自己根好,换作其他人早就向着螃蟹方向发展,早晚有一点自己把自己作死。
吃完饭,家乐把家里收拾一下,该抹的抹了,该扔的扔了,做完家务和三位姐夫打了声招呼才背着药篓上山。采药是他除了田地外最重要的收入,不但可以卖钱还能治病救人,特别是一些稀罕少见的药,他都会留下来做备用。钱多了自然好,可再多也比不过xing命重要。
“再存点就能给李氏家族买些祭田,以后族中有什么事也能救救急。”
心中算了下自己存的银子,发现基本已经够买上二十亩中等田地了。回头他就托大哥去办好,他即是李家村的里长,也是李氏家族的族长。在某些时候,秀才的名头并不比里长和族长的名头好用。像家乐这样打算为家族添购祭田的行为,族长出面是最好不过的了。
“huángjīng,根jīng入药。味甘、平,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
把一株huángjīng挖出来,周围是一片不小的huángjīng药糙基地。他这几年在周围的山林种下了不少的糙药,全都属于半野生xing,药效比种植的qiáng上一些。今天他特意上山为的就是挖huángjīng,chūn、秋二季是采收huángjīng的季节。本来秋季采收的质量最好,只是家中存药已经剩下不多,所以才会现在上山挖些回去。
“啪达~~”
山中不断响起挖地的声音,考虑到周围还在生长的huángjīng,家乐挖的时候很小心不伤到旁边的huángjīng,等到秋季时,他会再来采收。
挖了一个半时辰,抬头望了望天色。
“已经快午时了,我得回家做饭去的。今天姐夫们在家里帮忙,中午可不能顺便应付。”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家乐已经能够看天算计古代的时间了。记得刚开始的那几年,他看的时间就没有准过,很是闹了不少笑话。
把药锄放在药篓里,药篓放在一块大石上,这样背起来时才不用费太多力气。沿着来时的路往回头,山路比不得官道和平坦的小路,一路走一路借助两边的树枝灌木小心翼翼往下行去。李家村附近的山林家乐基本上都摸熟了,什么地方适合什么药糙生长,他随便都能指出来。让他安心的是这个世界和前世有很大的不同,起码不同地区的药糙在同一个地方生长,完全不用理会什么寒热带的说法,前世网络上的话来形容就是:这不科学!
好在这不科学对家乐来说是一件好事,很多东西在周围的山林中都能找到,无形之中为自己和李家村省下了一大笔钱。何况这附近的山林归属全都是李氏宗族,在古代山林并不值钱,所以每年只需向朝庭jiāo付少量的土地税,山林非李氏宗族之人不能进入。外人进入一旦发现就会被驱逐,严重jiāo官府法办。
艰难下了山,刚走到山脚下,就碰到了八姐夫王耀祖从镇上回来。一脸暗huáng、jīng神萎靡,一瞧就知道昨晚没休息好。让家乐不慡的还不是这个,而是他对自家八姐和李家村人的态度。八姐夫是除家乐外李家村人中学问最高的一个,在二十岁那年中了童生,只除了最后一道院试未过,凭着童生的身份早些年xing格很是高傲,瞧不起大字不识都一个的李氏族人,要不是因为他是上门女婿,估计就不是高傲而是嚣张了。可就算是这样李家村人求他帮忙写信都推三阻四、爱答不理,很多时候大家qíng愿去镇上给钱找人写也不愿意去八姐家受王耀祖的那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