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无意藏私,一一道来:“想必你知道,宗师之‘象’有‘微妙’与‘通神’两种。如思憾一般,一朵花中藏世界,芥子里做道场,走的是‘小’这一路,称为‘微妙’。而与之相反,呼风唤雨,排山倒海,如我一般,造出万丈红尘,求‘大’气象大阵仗,便称为‘通神’。”
“‘微妙’与‘通神’差别不在小与大上,这两种‘象’构造之法本就不同。你们尚没有宗师修为,构造之法多说无益。对破阵之人而言,最大的差别就是,‘微妙’的关键在‘法’,如你所说,思憾‘象’中‘小即是大’‘近即是远’,都是宗师定下的‘法’。”
“而‘通神’这一路重在‘阵眼’,就如我阵是红尘,阵眼在红尘深处,你能猜出阵眼,攻向阵心,已有了三成胜算。”
无论乐逾、蔺如侬,还是闻人照花都知道西越宗师没有妄言一个字,确是三成胜算。今日乐逾能破阵而出,全因沈淮海无心取他xing命,重花狱阵困他却不杀他,沈淮海耗费内力,只为让他在得观“微妙”一路的“金莲幻象”后,再一观“通神”一路“重花狱阵”,也就是“万丈红尘”的万千变化。
乐逾突然想起蓬莱岛上母亲昔日的一幅海岳图卷,卷旁有她亲笔题字,字与字间剑气纵横,有时全无字形,只留字意。从字形辨不出是哪个字,却偏偏一眼即认得出是哪个字。
那是她离开蓬莱岛前的手迹,她那时似乎又破瓶颈,信笔书成,“落笔万丈惊海岳,纸上时有烟霞卷。我居蓬莱乾坤惯,敢希神妙入毫巅。”
乐逾道:“修‘通神’一路也能再入‘微妙’?”
沈淮海道:“这正是我还要提点你的,‘微妙’可以与‘通神’兼修,先修‘通神’再入‘微妙’,或先修‘微妙’再入‘通神’。然而在将一路融会贯通以前,无法引入另一路。我所知的众宗师中,水晶宫主与我都先修‘通神’,因为‘微妙’需要日以继夜之功,‘通神’却可以一日千里。我在三年前试过以‘通神’入‘微妙’不成,就不再多试,据我所知,水晶宫师宫主也不曾成功入‘微妙’。思憾与前岛主羡鱼夫人都是先修‘微妙’,思憾败在北汉国师手下后一直不出金林禅寺,想必是内伤不愈,只能jīng研‘微妙’,无力再入‘通神’。但前岛主……”他疏朗一笑,道:“既然乐岛主主动问我可否兼修,多半有迹象说明令堂已由‘微妙’入‘通神’。若宗师中有人能兼有两路,那人不是北汉宗师就是令堂。令堂已经兼有两路,想来北汉国师也是如此。乐岛主要与他一战,就应知道,你与他为敌,胜算有多低。”
乐逾将剑cha在地上,握剑道:“既然乐某胜算微乎及微,沈居士为何助我?”沈淮海看向踉跄上前的弟子,神色柔和几分,道:“我的徒儿认为乐岛主是天选大宗师,我不这样以为。但乐岛主身上确实有某种……天命。”他的弟子两次瞒着他参与围攻蓬莱岛主,他知晓时天人五衰已经到来,恐怕只剩一、二年时日。于是前来见蓬莱岛主,让他一见宗师之“象”中的“通神”,以此抹平爱徒与这难缠之人的纠葛。
至于多耗功力,让胭脂龙女也见到“重花狱阵”,固然是因她资质过人,若潜心武学,未尝不能自立一派门户。另一方面,也是因她一声“世叔”,一句执拗决绝的“小女子平生总高看痴qíng人一眼”,叫沈淮海知道她也是个痴儿。所谓是英雄,识英雄,才更重英雄;她痴qíng,才识得旁人痴qíng,更看重痴qíng人。沈淮海也因此愿意指点她一二。
沈淮海看向桌上小像,抚摸尾指上亡妻戒指,往事历历在目,这些年间他将谢箴的一颦一笑反复忆起千百遍,时日越长,越该忘的反而在心头刻得越深。娥真入宫那日,请求车马多等片刻,为多画一幅海棠图留在小筑中陪伴夫君。图边又以簪花小楷题字打趣,道是“妾去一二日,郎可伴花眠”,要他伴海棠花图入睡,也好略减相思之苦。可那一别竟然成为永别,她只要他耐心等待一二日,他却已茕茕独立,等了一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