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农_作者:鬼屋夜游(320)

2017-10-09 鬼屋夜游 鬼屋

  沉吟一下,叹口气,我冲袁天罡跟李淳风一辑到地:“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既然事已至此,小子我就恬脸应了这差事。但小子话说在前面,小子可是冒名顶替的,等这差事完了,小子我还是要去娶妻生子的,所以袁大师这道统,还是只有太史令方能承接。否则,就算冒个大不敬的罪名,小子也是不受这名的。”

  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拈须微笑,袁天罡笑道:“乐休说笑了,你可是陛下亲点的驸马,我等怎敢跟陛下抢人呢?此间事了,自然任凭乐休所愿。”

  呼——,松了口气,点点头笑道:“如此,小子就逾越了”

  袁天罡跟李淳风点点头,开始跟我讨论一些道家经意,还好咱预习过,加上后世里多少也研究过一点儿,所以倒也能举重若轻,应对无碍。而且时不时拿后世观点来讲讲,要知道这些观点可都是研究了几千年才研究出的jīng华,如今自然能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

  一通掰扯,俩道士满意的点头。这该说的说完了,剩下的就好办了,开香堂,收徒弟。照说这事儿十个月前李大帝下旨让我入观的时候就该办了,但我那时候不是跑新罗溜达去了么,所以也就不大cao大办了。三个人带着小道士镜元来到供奉太上老君的大殿,上香,磕头,念祝词等等一套手续,然后袁天罡拿着一张朱砂笔写的huáng纸符箓,让我自己填个道号进去。哦,原来唐朝初期的时候,道士的道号都是自己取的,没啥特别规定。可见这时候道家其实还是很松散的一个组织。根本没有后世里那些系统的宗教组织模式。

  呃……填个什么好呢?

  袁天罡本名袁天纲,道号天罡子,由于太过出名,大家都以他的道号来敬称他,所以称之为袁天罡。

  李淳风自取道号huáng冠子。所以后世里也有敬称他为李huáng冠的。

  我是袁天罡的师弟,要不取个道号叫地煞子?天对地,雨对风,天罡对地煞,这个咱也熟可一想,不对,将来岂不是变成李地煞了?这名字难听的。算了还是换一个吧,叫个什么呢?有了,提笔恭恭敬敬在符箓上写了“三七”。这名字不错,有句话叫“不管三七二十一”,咱还就希望没人管才好嘿嘿,太有才了

  “小师叔看来亦是jīng通guī书之人,这道号取得却也颇有深意啊”李淳风笑眯眯的看着我写的这两个字,点头赞道。

  哈?guī书?啥东西?

  “三七”袁天罡接过符箓huáng纸看看,笑道:“guī书诀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乐休这道号看似取了两个正阳之数,其和却为正yīn之偶,属yīn阳调合,左右逢源之意,且三七乃药之宝,中正平和,内可补血气,外可散血瘀,正是合了乐休文姿武略之意。妙甚,妙甚”

  呃……guī书该是洛书吧,乌guī背上那个?俩老道士太有才了,又是guī书又是药材的,这都能联系起来?实在太夸张了

  “本来我还心有忐忑,如今却是放心了。”袁天罡笑着给我写的符箓盖了一个印记后,于太上老君面前的香炉里焚了。然后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道士玉牌,用朱砂笔在玉牌背后写了三七两个子,然后jiāo给侍奉在一旁的镜元:“去,将师叔祖的道号挂好”

  镜元双手接过玉牌,恭恭敬敬领命去了。

  然后袁天罡看着我问道:“乐休可知玄奘此人?”

  谁?玄奘?该不是就是唐三藏?孙大圣的师傅?

  点头,这么有名的人,哪儿能不知道呢。

  “小师叔果然消息灵通。”李淳风点点头,面色沉重的说道:“这和尚在贞观五年时西行去了天竺国,今年三月返回后,陛下遣以梁国公(房玄龄)为首的百官在金光门前迎接。如今他自称从天竺国取回了大乘真经,谗言蛊惑陛下,陛下如今将其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还要在京城建了什么译经院。受陛下影响,如今很多王亲国戚皆奉金银以听这和尚讲经。这等俗事本与我等无关,可这和尚居然称我中土道教乃邪门外道,不足挂齿。我气不过,便于那和尚激辩,但愧于学道不jīng,落了下风。如今这和尚更是咄咄bī人,故此,师傅已经约那和尚明日开坛对辩。听闻小师叔学贯古今,通晓百家,昔日楼兰、新罗更是辩才无双,故此还望小师叔能鼎力相助。”

  不是吧,玄奘不是要明年初才能回来么?转念一想想明白了,如今西域最大的土匪突厥人被我放平了,大唐的威慑力那可不是盖的,所以从天竺回唐的路好走了这玄奘自然不用像史书里写的,今儿被这儿扣两天,明儿在哪儿遭个难啥的,这速度自然就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