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雁和尉迟红相顾一望后,李雪雁叹了一口气道:“夫君可知,这《道藏》可不是一年半载能编完的?”
当然知道,还就是冲了这个原因,我才上杆子去编的。但尉迟红和李雪雁的担忧我也清楚,所以我点点头道:“两位夫人放心,我此次编纂《道藏》并非闭门造车,而是打算海纳百川,所以不会傻乎乎的不顾你们和孩子而去闭什么关。我保证,早上去老君观,晚上回家。绝对不耽误事儿。”
听了这话,李雪雁和尉迟红才松了一口气,点头笑道:“如此甚好”
第二天一早,换了李大帝赐的道袍,带着尉迟刚就奔了老君观。
跟袁天罡俩笑着打了招呼,然后也不客气,直接给拉他和李淳风一起编纂《道藏》的想法说了。
袁天罡也听愣住了,编纂《道藏》?这事儿从古以来就真还没人gān过啊
“师弟可有具体打算?”袁天罡正色问道。
“当然”我点点头:“否则怎敢来师兄面前卖弄”说完给袖子里的大纲稿子掏出来递给袁天罡。
袁天罡拢衣袖,正色接过我写的大纲,然后开始细细阅读。
“好”袁天罡一路路点头,还不住赞叹,什么“奇思妙想”、什么“妙哉,妙哉”的,嘴巴就没停过。
嘿嘿,能不好么,这一套理念,可是总结了几千年的,经过不断的探索汇总的,这要不好,还有什么好?
肯尼亚,要不是去过了,我还都不知道居然还有这种地方一句话,兄弟姐妹们,没事儿别坐非洲的飞机,估计机师都是开战斗机的
bk
上部 第一百七十章 喜临门
更新时间:2011-6-3 22:08:25 本章字数:3732
第一百七十章 喜临门
袁天罡什么人?对于编纂《道藏》的意义他会不理解?给大纲看完,老袁直接拍板,编一定要编
快马给李淳风找来,然后李淳风把我和袁天罡的意思一听完,又给大纲看一遍,也举双手赞成
行了,有了他俩的支持,这事儿就算定了
贞观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早朝之上,袁天罡、李淳风、我,三个人集体辞职
这一手大概出乎李大帝和所有人的预料,可我们三个义正辞严,还就真的甩手不gān了
理由很充足,为了给我中土道门发扬光大,为后世修道者打开方便之门,我们三个决定辞官编纂《道藏》这事关道家百代传承,不可马虎,而且这《道藏》肯定一时半会儿编纂不完,为免俗事缠身,全心全意投入《道藏》的编纂工作,所以我们三个打算集体辞官
这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摆出来,满朝震动在这庙堂上站着的,不管是不是道家的,不管信不信道教的,有哪个没读过《道德经》、《庄子》等道家名着的?
如今大唐天下,还能找出比袁天罡、我、李淳风三个更权威的道家学者么?孙思邈算一个,但谁揪的着他?谁又敢去揪他?再说了,老孙虽然号称是道士,但人家是医学领域的权威,若说对道家经意的研究……说不定还真比不上袁天罡和李淳风。至于我,嘿嘿,纯属为了自己那点儿私心凑热闹的
李大帝苦劝良久,但我们三个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就是要辞官还非要去编纂这《道藏》不可最后李大帝没辙了,凭了我们三个人的身份和名声,还真没人敢说我们没资格编纂《道藏》。
“三位爱卿既然主意已定,朕也不再勉qiáng了。但你们三人皆是我大唐栋梁之才,所以你们的官职不准辞,朕下一道旨意,你们安心编纂《道藏》,任何人不得擅自打扰。这地点就定在老君观。”李大帝一脸诚恳的看看我们三个:“待这《道藏》编纂成功,朕必当亲自题序,刊行天下。而三位爱卿了却这桩心愿后,再为我大唐效力如何?”
还能如何?李大帝都这么说了,我们哪个还敢说不?行了,目的达成就行,咱安心编书去,剩下的,爱咋样咋样吧
贞观十九年四月初一,袁天罡、我、李淳风三人正式开始入老君观编纂《道藏》。
贞观十九年四月初二,李大帝御驾亲征高句丽,太子李治留守监国。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历史的正轨之上。
每天按了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架势,老君观、家里两点一线的晃悠。看着俩媳妇儿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咱乐在其中。双儿算正式入门为妾了,也没大cao大办,就给要好的几家长辈婶婶和老杨头、老关叔等请来一起吃一顿。在我看来这都寒酸了,但双儿很满足,对我的照顾更加无微不至。至于玲儿和香荷……唉,拖拖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