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农_作者:鬼屋夜游(428)

2017-10-09 鬼屋夜游 鬼屋

  “卫公、乐休,你们究竟在说什么?”褚遂良老实人,沉不住气,直接就开口问道:“我们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房玄龄捋了捋胡须,也问道:“哪里要援兵?为何要援兵?”

  “太子殿下,这个杨万chūn歹毒,死了还挖好大一坑来陷害我唐军,这要是不派援兵救援高句丽,我大唐兵马危矣?”我直接冲李治拱手,一脑门子油汗都出来了。

  “什么?”李治、房玄龄、褚遂良惊问一声:“乐休何出此言?”

  “乐休与我所虑不谋而合。”李靖摇摇头道:“但此事关系甚大,我心里也不敢确定,所以才硬给乐休拉出来,还请太子殿下恕罪。”

  李治直接冲李靖摆摆手,算是啥事儿都算了,然后盯着我问:“乐休,刚才的话究竟何意?赶紧分说明白。”

  我点点头,指指军报道:“军报上说,杨万chūn为保平壤一城百姓兵丁的xing命,愿自献首级,开城投降,陛下也接受了杨万chūn的条件对吧?”

  李治点点头:“没错啊”

  “根据军报,平壤受降老弱残兵三万,百姓近二十万余。但上回军报说杨万chūn率领八万大军据平壤城死守。按了通常攻城损耗比例来看,我唐军的损耗都不过万余,他杨万chūn八万兵马怎么就缩水成了老弱残兵三万?剩下那些身qiáng力壮的兵呢?”我反问道。

  李治、房玄龄、褚遂良眼睛瞪圆了。

  “这些兵肯定混入百姓之中了”我看看三人:“如果没有图谋,混进百姓里gān嘛?”说完我厅里来回走了两步,分析道:“本来我军与杨万chūn率领的高句丽军,泾渭分明,进可攻,退可守。可如今呢?杨万chūn手下那些高句丽死忠都混到百姓里去了,敌暗我明,攻哪儿,守哪儿这不就没方向了?而且还不能大规模杀高句丽人,一来与杨万chūn有约在先,二来新得之地,若不安抚民众,能守的住吗?这qíng况不就变成我们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了?”

  看看李治,发现他的油汗也下来了。

  “杨万chūn这一手,等于用他一人的xing命,保全了一批高句丽反抗军兵的xing命,而且化整为零,化明为暗,这存的什么心思,不用我说,殿下您也知道。”我顿了顿道:“如今高宝藏只是不得已才当我大唐的傀儡,手下更是收拢了十余万军兵。而且高句丽百姓之中,仇视我大唐的大有人在,如果这些材料被杨万chūn洒出来的火种一点,那就是一片燎原大火。殿下想想,我大唐十几万大军,现在全深入到了高句丽腹地,这一把火烧下来,能全身回国的,还剩几个?”

  满屋子,竟然没人说的出话来了。

  “最后……”我指指军报上的最末位:“我军入平壤后,拨粮糙给断粮的高句丽百姓这一条,敢问殿下,就凭我军带的那些粮糙,能支撑到几时?拨给了平壤,那别的地方要,我们拨不拨?拨,我们吃什么?不拨,等于火上浇油,bī着高句丽人反我们。一旦我军粮绝,这后果和损失,说句大不敬的话,咱大唐伤不起啊若要验证卫公和我的这番推论,最简单的就看这几天内是否有新的军报到。按了兵部惯例,十天一份军报。按日子算算,这两天内新的军报肯定是要到的,若是军报不到,那意味着什么?在座诸位心知肚明,何须乐休多言?”

  李治听我一席话说完,已经是满头大汗。

  他左右看看目瞪口呆的褚遂良和眉头紧皱的房玄龄,最后一咬牙:“鸣钟议事”

  “咣——咣——咣——”太子府的警钟长鸣九响,这意味着十万火急,凡长安城内,六品以上官员必须在半个时辰内赶到太子府议事,否则就得看人品,运气好,一顿廷杖后罚俸,运气不好,撞枪眼儿上,那后果就不一定了。

  警钟一响,当先来的是一尊大神,谁啊?长孙皇后

  “为善,好端端的为何鸣钟议事?”长孙皇后疾步走进太子府大厅,看见李治直接就问。

  “拜见母后”、“参见皇后”大厅里人人都行礼问安。

  “卫公?乐休?”长孙皇后眼睛扫了一圈,然后吃了一惊:“怎么连你们都惊动了?到底什么事儿?”

  李治给长孙皇后扶到首位上坐好,然后恭恭敬敬给刚才卫公和我的一番推论说了,最后道:“正因为事出紧急,所以儿臣才鸣钟议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