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这绑票的事儿,肯定跟这帮皇亲国戚中的某位脱不了关系
心里暗自叹息,李大帝家还真就没有一个安分守己的种啊
一连庄子上待了十天,白天逗逗孩子,空了庄子上转转,指点指点地里的活路。晚上给尉迟红、李雪雁、双儿三个的房都钻一遍,嘿嘿,日子过得可是有意思。
在李大帝回京的前夕,我顶着俩黑眼圈就回了老君观。临走吩咐人给小侯捎信,让他来老君观读书,咱怎么说也是小侯的老师,该尽心的地方还是要尽心的。左右近期没什么事儿,是该给小侯抓抓课业的时候了。
回老君观的第二天,小侯就来报道了。有些日子没见,小侯倒是沉稳了不少。
考校了一下小侯之前的课业,很好,小家伙是用了心的,非但没落下功课,反而有所jīng进。如今的程度,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还是照了老规矩,上午学习俩时辰,下午温习俩时辰,其他时间由他自己安排。
想到小侯是将门子弟,这练武的功夫不能耽搁,所以通过袁天罡在老君观给小侯找了个武术上的教头,这个只能找教头,不敢乱给小侯找师父,怎么说侯君集的身份放在那儿呢。
不过反正也不学啥高深的功夫,打基础而已,教头也够了,至于剩下的,还真的老侯回来自己去搞定了。
就这样,在老君观的日子平静而充实。《道藏》的编纂工作稳步推进,小侯的课业也渐渐加深,闲了与袁天罡、孙思邈、李淳风聊聊天,论论道,一时间倒也乐在其中,浑然不觉时光流逝。
---------------------
第一更,废话先不说,等更完再说。
上部 第一百七十七章 绑票(四)
更新时间:2011-6-11 15:48:37 本章字数:7340
第一百七十七章 绑票(四)
贞观二十年五月初一,不错的日子,放了后世里就是劳动节,能有个三天假休息休息。可惜,如今是在大唐朝,人家没这规矩。一大早儿,就来了个催命的——褚遂良
褚遂良一身官服,后面仪仗一路摆开,看架势这是玩正式的?
太子谕:李大帝五月初十抵达京师,长安城内,六品以上官员全体到金光门外迎驾,庆贺李大帝东征凯旋而归令护国天师袁天罡、太史令李淳风、琅邪县公李逸、得道真人孙思邈必须与太子一同前往金光门。
这有啥说的,没商量的事儿,肯定得去不是。
袁天罡代表我们几个接了太子谕,并保证准时前往迎驾。
照例褚遂良的差事办完该走了,可这家伙居然不走,拉着我硬说要听我讲解一番经意才行。
狗屁的讲解经意,肯定是又来给我找事儿的
向袁天罡、孙思邈、李淳风三个告声罪,给褚遂良带了自己房间里,然后门一关,让镜元和小侯外面院子里守好,谁来都不见然后看看褚遂良道:“褚伯伯,您打算听那段儿经意?”
“乐休你就别挪揄我了,我这来意,你能不知?”褚遂良苦笑着摇摇头道。
“呼——”叹口气,谁让我莫名其妙就搀和进了这档子破事儿呢?给褚遂良倒杯茶水,然后问道:“褚伯伯是打算在这儿问案呢,还是我自己写个供词jiāo给您?”
褚遂良责备的看我一眼,老实人,xing子直,直接给一叠卷宗掏出来放我手里:“你自己惹得事儿,自己想办法拾掇。我和玄威是没这本事了。”
这冤枉大了啥叫我自己惹的事儿啊
皱着眉毛给卷宗拿过来,坐了桌子边儿上翻看。褚遂良长出一口气,也不催我,就坐了我边儿上闷头喝茶。
卷宗不厚,也就二十来页纸,一份chūn糙的供词,俩响马的身份祖籍考,一份案qíng调查,别的,没了
俩响马,小人物,属于中间过渡型的角色,身份祖籍考无关紧要,大略看看就行。案qíng调查,三张纸,写的简单而隐晦,要是没看过chūn糙供词的,保证看不懂这东西写什么
chūn糙的供词倒是前后做了三遍,问的细致详实,一看就出自内行之手。给chūn糙所有知道的事儿都问清楚了,可惜,连chūn糙自己都不知道是谁要请响马绑她
“褚伯伯,这个案卷,怕是缺点儿啥吧。”我给卷宗合上,放了褚遂良面前。
褚遂良表qíng像是从茶水里喝出半个苍蝇一样难看,最后重重一拍腿:“乐休当初救这乐伎gān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