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农_作者:鬼屋夜游(519)

2017-10-09 鬼屋夜游 鬼屋

  “李大人还是这么风趣。”老钱拍拍我肩膀道:“如今得李大人的灵药,卫公他老人家已经转危为安,我出长安的时候听说他老人家都已经能下地散散步了,陛下也因此甚为高兴,这可都是李大人您的功劳呢。”

  “哪里哪里!”我笑道:“陛下体恤咱们臣子,连老天爷都感动,自然不会让卫公这种国之栋梁有事儿。这可都是陛下的功德!我也就是为陛下跑跑腿,打打杂而已,哪里敢妄称什么功劳。”这种场面话,对如今的咱们而言,小意思。反正啥都是咱李大帝的功劳!天子么,下面人有功劳还不都得是他领导有方?所以啊,就还得是他本事大!古往今来只如此,都是这一套!

  钱公公大概是见惯了我的做派,笑着冲我点点头,然后道:“李大人,时候也不早了,要不咱们开始宣旨?”

  “应该的,应该的!”我赶紧点头,惭愧的笑道:“他乡遇故知,太高兴了,失礼,失礼!”

  “哪儿的话。”钱公公似乎对我这话很是开心,笑着低声道:“要不是还有后面那些官员站着,咱们就算聊到天黑又有何妨?”

  呵呵,老东西也是个明白人啊!

  摆场子,宣圣旨!

  李大帝这道圣旨还挺长。显示祭悼并表彰了“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荆王李元景,然后严厉的训诫了全体荆州府官员,勒令他们以此为戒,勤政爱民,惩恶扬善,教化地方,再有山贼扰民之事发生的话,定严惩不贷云云。

  再是一路官员调遣,总算重新树起一套荆州府的班子。有点儿让我惊喜的是,魏征的儿子魏续调来荆州做了荆州府长吏,也算出守一方了。

  圣旨最后,才提到我,没骂没表扬,只是不咸不淡的一句话,责令即可回京。

  呃,这到多多少少有点儿出乎我的意料。毕竟一个王爷没了,不算小事儿,作为执政者多少要舀出点儿态度来,拾掇两个,树起两个,也算掩了天下口舌不是?我也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gān脆自己送上门让李大帝拾掇,当这个冤大头。毕竟当时整个荆州也就属我官儿大了,我不顶缸谁顶缸?可李大帝居然不接我这茬儿,这究竟算是好还是坏呢?

  -----------------------------昨儿写了些话,本以为发在章节之后了,谁知道公众版设置跟vip版有点儿区别,居然跑个人中心里去了,咕~~(???)b,郁闷!大家有兴趣到我个人中心里看吧,我也懒得再贴一遍了。嘿嘿!

  214

  第二百十四章悟

  说走咱就走,反正也没啥可收拾的。钱公公宣旨的次日一早,我、尉迟刚、李忠就随钱公公的队伍一同上路回京了。

  赛貂蝉没有同行,这是李忠的安排,而赛貂蝉自己也表示还有些事qíng没做。李忠一再跟我保证,随后一定会安排赛貂蝉进京,弄到最后,我也没辙,也就只得随了他们的意思。

  转过念想想,或许是我把事qíng想的太简单了。从内卫的角度讲,布一条线,或者说一条真正起作用的好线真的不是个简单工作。如今就算要撤了线或是重新布置,那也不是嘴上一句话就能算数的。

  悚然一惊,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也不知不觉成了能左右他人的人物了?而又是什么时候,我不知不觉的开始适应起这种感觉了呢?

  屁股决定脑袋?!大唐朝没有这么jīng辟的总结,可我却是知道的。几曾何时,这被我深恶痛绝的一句话,竟然莫名奇妙的发生在了我自己身上?!我那一心向农的信念,难道真的因为身份的转换而开始被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不再cao心自己的那几亩地而开始将心思放在了官场之上?难道真的是环境改变人么?

  一路上滴水不漏的应付着钱公公,但独身自处的时候,我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我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究竟打算gān什么?难道真的就像如今这样一直跟李大帝乃至以后的唐高宗玩这套猫捉老鼠的游戏?

  难道我真的要用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来为自己渐渐偏离的人生轨迹来做解释么?

  如果我来大唐朝就是为了舀着应付二十一世纪领导的那一套东西来应付如今的李大帝,以后的唐高宗,那跟我没回大唐又有什么不一样?呃――也许有不一样,身份不一样了……难道我所能留给后人的就是自己一直以来深恶痛绝的那一套待人处世的观念和方法?老天!这算不算是一种恶xing循环?一种摆脱不了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