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
太皇太后闻讯,手中拨珠一停,半晌静静合上双眼,长叹一声。
「愿我佛保佑国家真能长治久安。」
纵览邵氏王朝的历史,后人会把其划为两个阶段,最普遍的做法便是以平安元年区分,认为开元年间的隆庆帝在两位太后的协助之下虽夺回属于帝王的权力,却因当时两位太后经营多年,不论是宫中或是朝野,皆是她们的耳目、人脉,空有帝柞的隆庆帝的真正权力还受到诸多牵制。而在平安元年之后,十八岁的隆庆帝才算是真正展示出他的才华,在千古留下浓重一笔的时间。这段时间之后,他逐渐肃清朝中效忠于母族的大臣,换上能为之所用的人才,改善民生的同时,也不断增qiáng国防,在各处部署兵力。
在隆庆帝平安元年以后的统治时间里,但凡是胆敢骚扰邵氏王朝的外敌,虽远必诛,以致当时王朝的国土多于前朝数倍,百余年间,再无外敌敢对邵朝国土动任何歪念头,反而还要每年进贡朝拜。
这些已经是远事,回过头来慢慢说起。平安元年,发生两件大事,子嗣单薄的邵氏皇室在十月下旬终于迎接来了第一位皇长子,而生下这位皇长子之人,不是皇后,更不是后宫里的哪个妃子,而是一位选秀入宫,家里无权无势,身份低微得入宫后只能在花园伺弄名贵花卉的女子。
隆庆帝为何会宠幸这么一名身份卑微的女子,史书是这么记载,说皇帝在闲暇之余突然兴起要去花园散散心,因为是临时起意,当时的内官并没有来得及去花园清人。于是隆庆帝到了chūn意朦胧时,百花含羞待放的花园里,巧见一名年轻的素装女子伫在花海之中认真修剪花糙枝桠,当时雾气沵漫,人比花娇,仿佛是天女下凡嬉戏,隆庆帝一眼就喜欢上了。
接下来如何不用多说,从此该女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传出喜讯之时,身份更是一升再升,从一名答应一直升到昭容。隆庆帝和诸多皇帝一般,不长xing不长qíng,后宫佳丽三千又如何,同样是见一个爱一个,可在这名女子身上,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热qíng。
太后一直冷眼旁观,认为皇帝不过两、三年就会对其厌了烦了,但等该女子真生下皇长子时,她坐不住了,因为到如今,皇后的肚子一直没有消息。
在民间,无后是大事,女子三年无后,夫家可休妻,可令其下堂,而在皇族,法规同样残酷,无子嗣的皇后,也终将面临退位的下场。
太后不懂,刘皇后曾经顺利地诞下长公主,为何这一年多来却迟迟未有消息,她儿子是皇帝,不管他再如何沉迷女色,祖上有制,每月三天他都必须夜宿皇后的坤宁宫,这一祖制保证皇后权威的同时,也给皇后的留嗣设置一个保障,可偏偏,刘皇后就是不孕。
太医看了,名贵药材也吃了,皆无果。
如今皇长子让别人生了,这个事实让太后如吃了一碗huáng连,太苦。
她不知道皇帝如此宠幸这名妃子是和她对着gān还是真的喜爱至此,这名妃子和后宫的其他妃子不同,她不是太后安排入宫的,而太后之前甚至不清楚有没有这个人的存在,她算是太后预料外的人。太后在这名妃子来给自己请安时探过一探,觉得这妃子并无什么过人之处,xing子温温,声音小而细,就是一双黑亮清明的大眼让人印象深些。
探过后,太后得出结论,这妃子xing子太温和,不适合皇宫这样的环境。
但同时似乎明白,儿子喜欢这个女子的原因,温柔。皇宫里,缺少的正是这个。
不是虚qíng假意,更不是为了讨好而特意堆出来的,而是让人感到由衷的放心的温柔。
然而一个只有温柔却没有头脑的人,在皇帝对她不再过多关注时,还能在皇宫里生存多久,太后长思过后,不禁冷哼。
另一件大事,或许对后宫的人而言根本不算什么,但对皇帝,乃至天下有志之士,皆是大事。
开chūn的会试以及殿试,招收的读书人与武士全是历朝历代之最,除文试和武试各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之外,还各收了八百余名书生、五百余名武生,共计一千三百余名。
名次较高者入朝或在京就职,其余不是外放为官,便是受任于皇帝新设的一个七品官,师官。这些师官外放到全国各地,主要职责是在朝廷出资建起的学堂里教授入院的学童才识。师官戴的是官帽,领的是官俸,gān的却是私垫夫子的活,且在各个地方县,还有不受制于地方官的权利,此等利民利国的事qíng,令天下百姓称赞不绝,直道吾皇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