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_作者:周而复始(206)

  看着还不断从四面八方往风华楼前聚集的人cháo,还有集结而来的严阵以待,小心士族反弹的禁卫,严耀辉缓缓道:“人,太多了。”

  眼前,虽远算不上人山人海,却也快差不离了。萧泓看了良久,才收回目光,转视耀辉,点头道:“没错,人太多了。”

  再次注视聚集在风华楼前的人cháo,严耀辉知道,他低估了京中权门对形势妥协的决心,短暂的沉默之后,严耀辉侧首回视了身后,尾随着他们的人不少,想要妥善离开,稍有些难度。

  相互递了个眼色,萧泓和耀辉果断得调转马头。转道绕路来风华楼,只想露个脸,能摆个姿态,捞点清名,可眼前,这场面,若是不小心,定要被弹劾为招揽人心,比及捧杀还要凶险。留不得,赶紧撤退。

  避开身后陆续聚集的行人,正准备退出此地界之际,身旁传来一声招呼,“两位怎么到这里来了?”

  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赶来警戒的吴源一眼瞄到了靠着路口的萧泓言三,当即迎了上前。

  以吴源节节高升的身份,本不必亲自巡视,但是,形势不由人,半生兢兢业业做事做人的他,为一时恶趣,落下个舌入灿花的声名,且还名扬满朝,如今,等阶的同僚看向他的眼光免不得有些戏谑,害得吴源悔之莫名,只得以身作则,以正声名了。

  吴源品阶不低,又是天子近臣,一见是他,严耀辉和萧泓不敢怠慢,当即就翻身下了马行礼。

  “两位有什么打算?”虚扶两位,吴源虽面无表qíng,可语气很是客气。说句实话,虽然,得了个舌如灿花毁誉参半的名声,但是,能从扬州转调京城,再连升三级,他可是沾足了言家的光,对言氏这样的人家,他一向遵循谨慎礼遇的原则。

  “回家。”严耀辉回答得果断。临行,严耀辉低声道:“吴大人,您一定要帮我们言家作证啊,所谓的礼金,不过是言家想要自保的小小心思,绝没有一点点招揽人心的想法。”

  瞄瞄如cháo水般涌来的“送礼”人cháo,吴源暗下也呲牙,也奇了怪了,明明是件本不复杂的事儿,经言家的手,怎么就又变成了满城趋之若鹜?是非言家,可算扬名天下了。

  摇摇头,抛开遐想,吴源谨慎道:“若上有询问,三少这话,一定原话转述。”

  对吴源这个回应,严耀辉很感激,再不多言,萧泓托了耀辉一把上了马,全然忽略去身前身后汇聚而来的无数好奇的目光,驱马走人。

  看着萧泓言三少远去的身影,一身便装的吴源向人群而去。

  风华楼上飞檐悬挂着数十串起的风灯,将围聚在风华楼外延的人cháo,照得一清二楚。

  风华楼门前,摆着两张桌案,案上摆了好些空白名册。自下午开始,被调派过来给言氏收取“贺银礼金”的四掌柜和萧府派来的账房正各占一张桌案,一个点收贺银,一个誊抄登记着送礼金的具体名录,忙得不可开jiāo。抽调来的伙计捞着袖子,得将登记好的礼金,一箱箱往楼内的厢房里抬。

  待在风华楼二楼雅室内,等着接收“贺礼”的户部官吏此刻正瞪大眼睛,一个劲往楼下瞅,适才,还没上灯的那会儿,点检着的还多半是些铜板碎银,这会儿已经全部是成箱成盒的银锭子了,无不看得瞠目。国库空虚日久,今年却外财不断,若不是言家小三“嫁”了人了,他们定要谏言,将言家小三弄到户部来任职。

  其实,原本,来风华楼送礼金的,虽有,却并不踊跃,也不扎眼。毕竟,萧泓和言三这门婚事太离谱,为其送“礼金”这事儿,得需观望,慎思。

  引起这些观望和慎思的转折点,是风华楼收到了一笔极有分量的礼金开始的,那笔极有分量的“礼金”,来自于兵部。

  在一得到言家称要将所得礼金一并捐给兵部起,兵部上下,连思虑的气力都省略了,即按照官职,抽一个月俸禄作为份子,算了总账,充作“礼金”送往风华楼了去。

  此次礼金和兵部有切身利益,兵部不得不捐,只是,兵部捐了,其他五部,难道能视而不见?送,是忠君爱国;不送,哼哼……

  各衙门的小吏们或许对此无所谓,而事关“忠君报国”的声誉,上官们能无视吗?敢无视吗?

  怎么想,也是不能,不敢,那就凑份子,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