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接话,只是看着她。
她已然明白,叹口气,道:“殷怡晴。殷勤的殷,怡晴么……”她略想了想,笑道,“怡然自得的怡,雨过天晴的晴。”
他竟不知道,一个名字,也能在眼前铺开画卷:一夜chūn雨,日出方停。满枝新绿,绽着柔光——偏是如此温柔明丽的名字,对了最任xing轻狂的人。
她对他的评价自然一无所知。她笑着,又带着些许不甘心,对他道:“现在该你告诉我了。”
“叶蘅。”他温和答她,“树叶的叶,蘅芜的蘅。”
☆、第六章
“叶蘅?”殷怡晴轻轻重复了一遍,皱眉忖道,“好耳熟,似乎哪里听过……”
叶蘅没接话,复又沉默。
殷怡晴想了一会儿,也无头绪,便暂且搁下。她伸了个懒腰,道:“罢了,我也累了。先休息吧。”她说完,就打起了哈欠来。她走到chuáng边,踢了鞋翻身躺下,毫无顾忌地睡了。
他并不睡,只是坐着,静静守过了一夜。
……
第二日,天刚泛白,殷怡晴便醒了。她迷迷糊糊地起身,揉了揉已经散乱的长发,嘟哝道:“打结了啊……”她一抬眸,就见他抱着双臂倚在窗边,望着外头出神。她走到他身旁,凑过头去,问,“看什么呢?”
她起身的时候,他便已察觉。见她凑过来,他身子一退,低声道:“没什么。”
她当然不会相信这个回答,愈发好奇地探头查看,但窗外除了一片葱郁花木,还有几只早起的雀鸟,并无他物。她心觉无趣,也没多问,缩回身子,道:“差不多也该走了,天亮了不方便。”她走到chuáng边,将枕席稍稍整理了一下,抚平了皱褶。做完这些,她满意一笑,道:“好了,走吧!”
她领着他从后门出了宅院,穿过僻静的后巷,拐上大街。天色尚早,街上却已有三三两两的早饭摊子。她还穿着昨夜的衣裳,散着发鬓,那副姿态说是“làngdàng”也不为过。摊主们见了她,都斜眼打量,神色里混着不怀好意的笑。她见状,也无羞赧,反而大步走到了笑得最欢的摊主面前,扬眉道:“好看么?”
那摊主见美人在前,瞪大了眼打量了一番,痴痴地点了头。
她笑吟吟地伸出手,抚上了那摊主的胸口。正当那摊主神魂痴dàng之际,她手指一勾,将一个钱袋从他怀里勾了出来。摊主一惊,想要抢回时,她已轻巧地退到一旁。她掂着钱袋子,道:“哼,也不出去打听打听,本姑娘是红香院的头牌:柳青青!凭他什么王孙公子、达官贵人,没有银子也休想见我。你们算什么东西,倒想白看?识相的把钱掏出来,不然……我红香院的打手,可不好惹!”她说到这里,刻意回头,望了叶蘅一眼。
叶蘅知道自己已然沦为“打手”,心上虽无奈,但面上却依旧冷漠。
那些摊主却被殷怡晴的话唬住了。这城里,有谁不知道翠柳巷里的红香院。那温柔乡、销金窟,岂是他们这些小贩去得起的。况且,但凡做青楼生意的,人脉也广。黑白两道,皆有照应。平头百姓,谁敢招惹?再者,大清早的,一个衣衫不整的女人领着一个木无表qíng的男人走在街上,原也奇怪。可若是出了场子的青楼女子和随行的护卫,那便说得过去了。
如此一来,众人深信不疑,忙都拿了钱出来。大约是已经饱了眼福,也算占过了便宜,况且摊子刚摆,还没赚多少,众人给钱的时候倒也不是太心疼。
殷怡晴毫不客气地一一收下,洋洋得意地道:“哼,这还差不多。”她带着几分居高临下,又回头招呼叶蘅一声,“咱们走!”
她大摇大摆地往前,在转角处一拐,绕进了一条僻静小巷。她曳了曳自己单薄bào露的衣衫,这才皱起了眉头。眼看叶蘅跟了过来,她开口道:“你去对街的茶楼等我,我换身衣服就来。”
叶蘅听了这话,点点头,先行离开。这个时辰茶楼还没开店,他在门口站了约莫两刻时间,店里的伙计方才打着哈欠开了门。见了他,伙计也吓了一跳,忙把他迎了进来。他随意选了一处座位,只叫了壶茶,默默坐下。
她说等,他便等。他无心多想,因为这世上,没有比依言照做更简单轻松的事。
待天色愈亮,城里的人皆起了身,这茶楼也热闹了起来。包子才刚刚蒸上,早有熟客来赶第一笼。店里人一多,便有了七嘴八舌的嘈杂。只听有人谈论起了昨日翠柳巷中的火灾,添油加醋的,全似说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