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刚还说起你们呢。”王鹃儿上前,揽起殷怡晴的手,“咱们今儿都在镇上过元宵,你们也一起来,好好热闹热闹。”
叶蘅与殷怡晴自无异议,随薛棠夫妇下山去。四人一路说着闲话,听王鹃儿一声声的“梅姑娘”,殷怡晴抿着笑,开口道:“嫂子,其实我不姓梅,我姓殷,名字唤作怡晴。”她见王鹃儿讶异,又接道,“我并非有意欺瞒,只是身在江湖,若以真名示人,只怕招惹些不必要的麻烦。”
王鹃儿听到此处,略想了想,转而望向了叶蘅:“哟,这么一说,你的名字不会也是假的吧?”
叶蘅略有愧色,道:“名字是真的,不过我也有事瞒着你们。”
话到此处,叶蘅与殷怡晴相视一笑。讳莫如深,兴许已无必要。往昔之事,已成过去,若一意对亲近之人隐瞒,未免辜负了真qíng。两人将往事徐徐道来,从那忠臣蒙冤的惨剧,到甘为杀手的沉沦。梅谷、玄凰教、千叶金莲、净火地狱……诸多遭遇再无避讳,重重曲折皆作平常。待将往事说罢,又谈及这半年多来的种种,薛棠和王鹃儿听在耳中,不免唏嘘。
四人边说边行,待下了山,就见满街张灯结彩,一派喜庆。镇上的居民里有人认出了叶蘅来,一时也不免惊讶。但到底久别重逢,渐有人围了上来,谈笑招呼。
眼见如此,薛棠笑了出来,开口道:“阿蘅啊,老实说,你说的那些江湖事吧,咱们也不太懂。不过,现在都没事了,对吧?”
这番话说得简单,却偏偏再正确不过。叶蘅含笑,点了点头,也无他话。
“这就行了。”王鹃儿接了一句,随即向着围上来的乡亲们解释了起来。那些沉重往事到了她口中愈发轻巧,不过是:原来他真是个落难的公子哥,这姑娘是旧相识,特来找他的。当初他不告而别,其实是去姑娘家提亲去了,如今回来见见故jiāo。
这话一出,无人不信,乡亲们纷纷上前道起喜来。叶蘅与殷怡晴少不得一一谢过。好不容易招呼完众人,两人便被薛棠和王鹃儿拉去了亲戚家中。众人有准备汤圆的、有扎花灯的、有铺陈摆设的,更有欢笑嬉闹的孩子、絮絮闲聊的老者。谈笑之间,夜色渐暗下来,晚饭才吃了没多少,孩子们便吵嚷着要去放花灯。大人们拗不过,况又是节中,便都也纵容。一时间,花灯灿灿,焰火烁烁,好不热闹。
叶蘅挽着殷怡晴,看着满街的灯火,唇边的笑意久久停留。殷怡晴望着他,笑问道:“这样就心满意足了?”
听她这句话,叶蘅含笑反问:“不好么?”
殷怡晴没接话,只笑道:“从南疆回来之后,伤势刚好些,就说要去一个要紧地方。我还当是哪里……不过也是,一场兄弟,到底有个jiāo待。如今既见过你想见的人,挨下来就该见见我想见的人了吧?”
叶蘅知道她话中所指,笑容微微一敛,只是沉默。
殷怡晴见他如此,继续道:“我听闻当今圣上一直想为忠臣平反,为示诚心,那些府邸家产皆都留存,以待后人。叶将军一生忠义,却遭人陷害,蒙冤至今。你虽手刃了仇敌,却终究未能在天下人之前将冤qíng昭雪。如今天下太平、政通人和,正是激浊扬清之时。况且又有先前名册之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南陵王明永靖与我师尊是至jiāo,你随我去见他,再由他引荐面圣,可好?”
话到此处,叶蘅的眉宇间已有了戚色,他垂眸,久久未曾作答。
殷怡晴猜出他的心思,道:“你入玄凰教也是qíng势所迫,想必圣上也能体谅。至于你杀的那些人……”她话到此处,略为停顿,再开口时,声音却低微了下来,“一场净火地狱,也该偿清了罢……”
叶蘅闻言,抬眸望着她,正不知如何言语之际,薛棠夫妇走了过来。王鹃儿一脸揶揄地看着他们,笑道:“哎哟,瞧瞧你们两,这可有一辈子的时间能腻歪在一起呢,这会儿就别悄悄躲在一边了!”
薛棠一听,也应合道:“就是就是。今天是元宵,好歹应个节,放个灯嘛!”他说着,举起了手里的东西来,笑道,“看看,前些日子我看城里有人放天灯,说是把愿望写在上头,天神见了,必应验的。我也学着做了几个,可巧你们来了,正好一起放!对了,阿蘅,你会写字对吧,跟我去把愿望写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