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来药往_作者:鱼儿摆摆(26)

2017-08-21 鱼儿摆摆

  梅潇寒深吸一口气,站稳马步,气沉丹田一声大喊:“卖西瓜,上好的花皮大西瓜,个儿保个儿的甜……”二钱银子一个我还没说出口呐,大叔大婶大哥大姐,别那么英勇啊,咱这是在卖西瓜,不是冲锋沙场……

  这是买西瓜的顾客吗?这分明是洪水猛shòu!陆羽然被这阵势吓得直抽气,当年他上战场磨练的时候都没见过么热血的场面。咱中朝果真是卧虎藏龙,全躲这儿买西瓜来了!

  “别抢别抢,排队排队!”梅潇寒大喊着指挥群众。

  在陆羽然眼里,这些人买西瓜的方式极为奇特,冲上去抱着西瓜就跑,挑也不挑。放心,没人吃霸王瓜,只是跑到梅潇寒跟前抢着排队给钱罢了。

  王家巷口大榕树下的西瓜摊人cháo汹涌,男女老少年龄层次多的群众队伍挤在了梅潇寒这一边,挤不上梅潇寒那一队的弱质老奶奶大姑大姐小姑娘们则转投了陆羽然那一边,书生王五郎呢?不好意思,他被忽视掉,晾在了一边。

  还没过午饭的饭点,西瓜摊上原本一座高高的西瓜山就被夷为平地。陆羽然感叹地形容:这才叫愚公移山哪!

  另一边,书生和梅潇寒在清点着银子。

  “呵,七十两银子呢,比昨天翻了一倍!”书生惊叹之下,用正常的人话表达喜悦。

  “废话,今天我们的价钱都涨了一倍,它能不翻吗?”梅潇寒白了一眼这书呆子。

  “我还以为涨到二钱银子,他们肯定嫌贵不来了呢!”书生不可置信地盯着那个二钱银子一个瓜的招牌。

  “要是你的话,两文钱可能都没人来!”陆羽然看见他们两jiāo头接耳的,不禁忍不住抢白书生一顿。小醋瓶子微倒了一下。

  王五郎一听,看着他,挠挠额头不好意思地笑:“那是实话。以前我就是降到两文一个,他们都不过来买。”

  “你一出口就跟唱戏一样‘之乎者也’,有人想来都被你吓走了。”梅潇寒想起昨天见面时的场景,学他的腔调说。

  “寒公子,你说我们明天要不要把价钱涨到三钱银子一个?”书生问。

  “五郎,做人要厚道,二钱银子对一些人家来说都已经是天价了,三钱?可能就连我也卖不出去。”梅潇寒拍拍他的肩。

  “明天,我向让大张叔多订几个瓜。再多要五十个怎么样?”

  “好,今天先收摊吧,明天接着来!”

  就这样,持续了数日,天天三人开摊,日日人头爆满。原本名不经传的书生王五郎,在与梅潇寒,陆羽然的愉快合作下,瞬息之间响誉西瓜销售行,成了行内无人不晓的卖瓜大王,人称“西瓜五郎”。原来名副其实的王老五,现在也成了姑娘们相亲首选的爱慕对象。

  有了钱,王五郎请了两个帮手代替曾经天天帮他搬西瓜的大张叔,喜得大张叔眼泪汪汪,直夸恩人的儿子终于出息了,不用再因可怜他天天帮他搬西瓜了。

  “后来,他还开了一家店,叫五郎西瓜行,收购推销一条龙,至今口碑是响当当。”媒人婆一提王五郎都是这么介绍的。不过那家店一直是大张叔打理。然后,这却已是后话。

  柔弱书生身怀奇能

  本来还担心陆羽然跟来西瓜摊会令自己再次崩溃,一直心有余悸。但一看到开摊时人声鼎沸,他那边围了一群女顾客,根本没机会对他唠叨就松了口气。收了摊,有时看他走过来,心里还真有点紧张,然而书生总会在这人时候跳出拯救他。接下来陆羽然就会被缠着给书生答疑解惑。

  书生也是个奇人,念书总是习惯xing地张冠李戴,总是习惯xing地误解其中意思,也总是习惯xing地创造独具一格的语言。一向好脾气的陆小世子,因在呆了十几年皇家书院的所出成果被书生摧残得支离破碎后,终于怒如狮吼:“你这样下去是完全不会跟功名沾边的。劝你别再糟蹋圣贤之书,好好地卖你的西瓜来得实际!”

  书生也没有大怒,平平静静地理论:“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你看不见未来,那你又怎知未来之事?既然你不知未来之事,那你又何以能知道我不能考取功名?圣贤之书虽名曰为圣贤,但是圣贤之说就当真是全部正确吗?就无丝毫纰漏吗?为什么吾等当今之辈不能去其糟粕,取其jīng华,推陈出新呢?难道这么做就叫糟蹋吗?但若放弃品读圣贤书,就等于放弃了进入庙堂的鸿鹄之志,不能在官仕之途大展鸿图,又何以对得起天地,何以对得起朝廷?卖瓜只是小生现在用来维生的职业,不代表小生一世都得以卖瓜来实现吾之价值。虽然前几次碍于吾身之状况不佳,未能获取功名,但若坚持不懈,终有一日能水滴石穿……”以下省略数百字,因为小世子两眼一翻,晕过去了,没能记载这千古名篇,可惜可惜。梅潇寒经常会为此对书生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激。